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二五” 规划中提出要改造、提升制造业,具体策略就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在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辽宁省制造业的改造、与提升要如何实施,就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论文对辽宁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深入的研究:⑴系统分析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通过对产业竞争力产生的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再结合制造业的特点,明确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⑵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选择四大因素的子因素,并在数据选择和处理后,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鉴别力检验,证明选取的子因素能够区分相同年份不同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所存在的差异。⑶分析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现状。论文分别从发展规模、产业效益、产业集聚程度、产业关联效应四个方面对辽宁省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体现出辽宁省制造业在资产投入、获利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⑷辽宁省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首先对 20个子因素进行因子分子的适合性检验,然后对子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将 20 个因子归为 4 大类:技术创新能力、规模能力、产品市场和环境保护能力,最后把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构建辽宁省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用此模型计算出中国东部 13个省份 2002、2004、2006、2008、2010年制造业竞争力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⑸对辽宁省制造业竞争能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其进行纵向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将东部 13 个省份划分为四个集团类型,来看2002到 2010年辽宁省发展情况。然后是纵向分析,计算了 2002 年、2004 年、2006 年、2008 年和 2010 年四个集团在各项因子方面得分的平均值,分析辽宁省与相近集团的差距,来确定自身的位置,为了更加明确辽宁省制造业自身的位置,根据中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四大因子的平均值对中国东部地区的 13 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横纵向的分析发现辽宁省制造业存在的不足。⑹制定提升辽宁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论文从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防治工业污染,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三个方面制定提升辽宁省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