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自适应流道回热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是未来能源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由于其换热效率高、能量密度大和性能稳定等优点,是第四代核反应的最佳循环类型之一,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低温回热器的换热性能和水力性能对整个系统循环有重要影响,而处于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物性随温度剧烈变化成为制约回热器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提出自适应流道设计以提高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中低温回热器的传热和流动特性,并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对这种新型回热器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对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回热器流道结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二氧化碳物性剧烈变化的自适应流道的设计方案,即换热器流道尺寸根据换热器内二氧化碳温度变化而相应的改变,为了验证这种设计思路的可行性,我们首先针对单个自适应流道,建立单个自适应流道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自适应流道与普通流道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流道综合性能优于普通流道,证明了自适应流道的可行性。随后在自适应流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流道回热器的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了自适应流道回热器的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自适应流道回热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发现新型自适应流道可以有效降低回热器的压力损失50%左右,同时提高回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了回热器的换热有效度2%左右,此外自适应流道结构还可以提高回热器的紧凑型。最后,根据理论数值计算和文献调研结果,提出了结合“S”形肋片的不连续通道自适应流道回热器设计思路,同时从实验方向进行研究。考虑到新设计回热器流道结构的复杂性,我们通过金属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加工。其后为了验证新型回热器的性能,本文又搭建了一台超临界二氧化碳回热器性能测试平台。该实验平台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实验循环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三大部分。在对回热器的性能实验研究中,一方面通过实验结果与理沦结果关键参数的对比,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误差范围在5%以内,从而可以验证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将新型回热器和普通回热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流道回热器可以显着降低压力损失:与普通流道“S”形肋片回热器相比,新型回热器的压力损失最高可以降低到69%,同时自适应流道回热器的有效度可以提高2%左右。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互吻合,结果表明自适应流道回热器的水力性能和换热性能均能得到提高。最后,本文通过对回热器实验数据和理论模拟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建立了传热参数与结构参数的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关联式,为以后对不同结构的回热器进行传热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帮助和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分组,将102例
<正>医院的档案是医院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原始记录和权威凭证,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增长,医院档案管理都发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和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但道德和法律毕竟属于两套独立的规范体系,两者在内涵和功能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使得道德法律化存在一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自拟中药口服
<正>安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体育课的教学,阻碍着体育教师探寻教学改革的前进步伐。怎样有效地降低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规避其安全隐患,让安全问题不再成为束缚体
目的探究眼科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6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整体
<正>动态"生成性"资源是师生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通过互动产生的一种动态的课程资源,融合了教学活动中动态产生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因素,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可能是有益的,也
目的:考察覆盆子有效部位对D-半乳糖联合氢化可的松造成肾阳虚型痴呆大鼠的影响,初步阐明覆盆子有效部位改善肾阳虚型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 D-半乳糖125
通过对我国15所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一所学校的教学计划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亟需提高,毕业生和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明显。具体表现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