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双创”政策的落实和推进,大学生创业人数与日俱增。但从大学生创业现状来看,大学生创业依然处于“三低”状态:实际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以及创业层次低。然而从大学生创业困境已有研究来看,首先存在着研究对象界定不清的问题,既有研究所提到的大学生不仅包括了在校生,也包含了毕业生;其次,在研究的结果上还缺乏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研究,大都停留于静态问题的分析。因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将研究对象缩小为在读本科生;第二,从创业过程中去研究创业困境,探寻大学生陷入创业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了上海市N大学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入到该公司的办公场地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研究材料。研究结果发现,S公司在创业阶段拥有着天然的身份优势,包括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但即便是资源的集成者,S公司依然陷入了重重困境:人员流失,产品停滞,资源撤离。从原因来看,S公司陷入困境和团队的知识能力结构、社会关系网络、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有着密切关系。面对自身困境,S公司开始对组织、制度、项目和资源进行了重新调整与洗牌,最后公司开始走上正轨,从初创阶段过渡到成长阶段。同时,笔者发现,大学生创业困境和其身份不无关联。其所谓的优势正是一种身份优势,但是因为其对身份的过度强调,导致优势劣变,演化为身份困境。这种困境一方面表现在外界资源的不可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身份形象、身份管理和身份冲突等内部问题。在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困境后,S公司开始进行身份反省,通过心态调整和自我提升,逐步进行身份淡化,最终找到属于大学生的创业自信与身份归属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S公司而言最大的收获则是其自身能力的成长和产品体系的打造,这也为其他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首先,大学生创业者不能对自己的身份过于强调,企图通过外界的帮助寻找获取成功的捷径;其次,大学生创业者要从能力上提升自己,通过对自身产品的打造和实力的塑造获得社会的认可。总而言之,大学生必须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才能从行动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