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0-2012年在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水平对弱筋小麦生选6号籽粒产量、群体质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弱筋小麦生选6号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最佳肥料施用配比。主要结果如下: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对弱筋小麦生选6号籽粒产量的影响效应表现为:氮、磷、钾配合施用效应最大,其次为任何两种肥料的交互效应,单施某一种肥的效应最低。小麦籽粒产量在7500kg/hm2以上,要求施氮量(N)264~284kg/hm2,施磷量(P2O5)135~156kg/hm2,施钾量(K20)130~145kg/hm2,即实现高产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接近1:0.5:0.5。2.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水平提高产量主要是通过提高穗粒数、穗数以及较高的千粒重实现的。在本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施氮量(N)270kg/hm2,施磷量(P2O5)135kg/hm2,施钾量(K20)135kg/hm2时,即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0.5:0.5,穗粒数、穗数以及千粒重维持在最适宜的水平,籽粒产量最高,产量结构为穗数为612万/hm2左右,每穗粒数44粒/穗左右,千粒重33g左右。3.弱筋小麦生选6号籽粒产量与茎蘖成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孕穗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产量高于7500kg/hm2时,要求有效控制高峰苗数,稳定穗数,提高茎蘖成穗率,孕穗期最适宜叶面积指数在7.0-7.5之间,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6355kg/hm2,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干重80%以上。适宜的氮磷钾肥配施水平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4.氮、磷、钾肥合理的配施水平能够有效提高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剑叶SOD、POD、CAT酶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最终可以显著提高花后剑叶抗衰老酶的活性,促进花后光合产量的积累、转运,增加千粒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影响小麦植株群体氮的吸收积累特性,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以及氮、磷、钾施用水平有利于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延缓植株的衰老,增加花后光合产物和植株对氮素的吸收积累。5.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和改善品质,氮肥施用量低于300kg/hm2时,生选6号小麦籽粒均达到国家弱筋小麦品质要求,蛋白质含量低于11.5%,湿面筋含量低于22%。根据成本投入、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产量收益和蛋白质收益相关分析可知,籽粒获得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8kg/hm2、164kg/hm2和152kg/hm2,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接近1:0.5:0.5;籽粒获得最大收益时,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270kg/hm2、95kg/hm2和118kg/hm2,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接近1:0.34:0.43;获得最高蛋白质产量时,氮、磷、钾肥分别为320kg/hm2、170kg/hm2和76.1kg/hm2,磷肥施用量170kg/hm2为左右;获得最大蛋白质收益时,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20kg/hm2、150kg/hm2和76. lkg/hm2。6.综合考虑弱筋小麦籽粒和蛋白质的产量与收益以及品质要求,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生选6号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其最佳氮、磷、钾肥施用水平为氮肥270kg/hm2,磷肥和钾肥均为135kg/hm2,氮磷钾肥施肥比例为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