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经侧脑室一脉络膜裂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以利于术中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的辨认和保护,最大可能减少损伤和手术并发症,同时显微解剖的研究有利于术式的设计和改进。本文通过对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描述了此入路中遇到的解剖结构和标志,研究了不同头颅经此入路达到第三脑室区的可能性和显微解剖所见。方法模拟经侧脑室一脉络膜裂入路,对10例国人尸头上(动脉系统灌注混有红色染料的硅胶,静脉系统灌注混有蓝色染料的硅胶,维持血管正常粗细)进行手术操作并观察了该入路中各相关解剖结构的形态、测量了相关数据,重点研究了通过此入路达到第三脑室的显微镜下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照片与术中所见一致。结果冠矢点位置较为固定,位于眉间上125.9±6.76mm,此点前1cm-4cm的范围内,85%无额静脉,且桥静脉稀疏;中央沟位置相对固定,大脑内侧面容易辨认;冠矢点前2cm到胼胝体上缘的距离为39.33±3.05mm;术野内观察胼周动脉变异不大,一般两根平行于胼胝体表面,中间少有小动脉连接;胼胝体呈亮白色,内无大血管;以分别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沟上端之前5cm和7cm的两点(A5/A7)为参照,得到的相关测量值的均数如下:(1)A5/A7至扣带沟的距离分别为29.26mm、30.43mm;(2)胼胝体下缘和穹隆间的距离分别为7.53mm、9.88mm;(3)胼胝体的高度分别为7.18mm、7.78mm;(4)前连合和室间孔的距离为5.04mm。结论经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的手术切口范围是冠矢点前1cm-4cm,此范围内桥静脉稀疏,将这一范围作为分开纵裂的入路;中央沟位置相对固定,可作为胼胝体切开的后界;经胼胝体入路应限定在A5一胼胝体和A7-胼胝体两连线之间的范围内;胼胝体中部两侧纵纹之间沟槽内的小动脉可作为切开胼胝体的标记;脉络膜裂的切开范围依据病变的部位大小而定,此入路可随调整标本及显微镜角度暴露整个三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