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菇类抗氧化成分以及该成分在氧化应激中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kkaJov2Qc88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抗氧化成分因具有高效低毒和多重抗氧化活性而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菇类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是抗氧化活性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为模板分子,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从致孔剂、功能单体以及交联剂等方面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过程进行优化,并将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的吸附材料,从菇类提取物中分离富集天然抗氧化成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应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以咖啡酸苯乙酯为模板分子,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四氢呋喃和异辛烷的混合溶液作为致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实验考察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咖啡酸苯乙酯和结构类似物咖啡酸的选择性,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将咖啡酸苯乙酯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的吸附材料,从25种菇类中分离富集咖啡酸苯乙酯和咖啡酸。实验结果表明,从7种菇类中检测到咖啡酸的存在,含量在0.004-0.340μg g-1(dw)之间,其中裂褶菌、巴氏蘑菇、杏鲍菇、黄伞以及鲍鱼菇为首次报道分离到咖啡酸。此外,与商品化C18柱相对比,分子印迹柱对目标物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和选择性。(2)以没食子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四氢呋喃和异辛烷的混合溶液作为致孔剂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实验比较了模板分子没食子酸和4种结构类似物(焦性没食子酸、间苯二酚、原儿茶酸以及3,5-二羟基甲苯)在分子印迹柱上的吸附能力,并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表征。没食子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于模板分子没食子酸表现出选择性高、传质速度快等特点。25mg L-1的没食子酸在50mg分子印迹物中静态吸附12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将没食子酸分子印迹柱应用于25种菇类粗提物的分离纯化,并从9种菇类中检测到没食子酸,含量在0.044-0.528μg-1(dw)之间,其中从鹿茸菌中分离得到了没食子酸的结构类似物原儿茶酸。本实验对没食子酸分子印迹柱与商品化C18柱对菇类粗提物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子印迹柱能够特异性的富集没食子酸,而C18柱对菇类粗提物的吸附能力较差。(3)以硬毛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四氢呋喃和异辛烷的混合溶液作为致孔剂制备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硬毛素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对硬毛素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结构类似物hispolon和inotilone。同样,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以此分子印迹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填料对8种菇类提取物进行分离富集,从3种菇类中检测到硬毛素,其中桑黄中硬毛素的含量最高,为8.44μg g-1(dw)。与商品化C18柱相比,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材料的固相萃取柱对目标物表现出特异的吸附能力,从而起到富集目标物、纯化样品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评价所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活性成分的分离富集能力,本研究检测了菇类粗提物在经过分子印迹柱萃取后,样品的抑制红细胞溶血活性、抑制脂质过氧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的变化情况,从抗氧化活性的角度考察分子印迹柱的分离富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含有目标活性成分的菇类粗提物在经过分子印迹柱萃取分离后,其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说明菇类粗提物中的杂质成分被去除的同时活性成分得到富集。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而造成的细胞凋亡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因此,对活性氧造成机体氧化损伤的机制以及抗氧化活性成分作用途径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利用H202诱导小鼠脾细胞氧化损伤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从美味牛肝菌、鹿茸菌和桑黄中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Be、Rf和Pi作为实验对象,评价天然抗氧化成分对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H202的暴露会导致小鼠脾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并且与H202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H202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Be、Rf和Pi能够显著抑制H202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氧化损伤,使细胞存活率从63.7%提高到73.7-77.7%,并且与活性成分的浓度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同时三种活性成分的预保护可以抑制H202诱导的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为了进一步研究活性成分的作用途径,本研究从线粒体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为切入点,探讨天然活性成分发挥其抗氧化活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H202诱导小鼠脾细胞氧化损伤主要是通过线粒体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实现的,并未激活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通路中的Fas/FasL途径。天然活性成分对H202诱导小鼠脾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对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Be、Rf和Pi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因H202造成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恢复线粒体正常生理功能。同时,也抑制了线粒体内促凋亡因子细胞色素C的释放。活性成分还能通过提高抗凋亡蛋白Bcl-2mRNA和蛋白表达量,抑制Caspase-3、Caspase-9激活的方式阻断活性氧介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本研究将分子印迹技术应用于菇类中天然抗氧化成分的分离纯化,并对得到的天然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细胞氧化应激机制进行探讨,推断抗氧化成分对细胞的保护机制,为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从菇类资源中分离纯化活性成分的分离筛选体系奠定理论基础,从而实现菇类资源中抗氧化成分的开发和利用。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研究了SW-U型裂解炉(装置)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为了达到对该裂解炉进行系统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一些省区陆续推行以“强县扩权”、“扩权强县”、“县财省管”等为主要内容的“省直管县”系列改革。2005年以来,中央也连续出台了一系
中国的人均产出目前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在国际上,拉美和南亚部分国家曾一度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在此背景下,国内也出现了普遍的担心,认为中国有可能落入这样的陷阱
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和美育方式,还是激活创新思维、开发人类智慧的特殊“维生素”和“催化剂”.在小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音乐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课件,为学
运用ProCAST软件对某铝合金发动机缸盖的快速砂型铸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造型材料酚醛尿烷树脂砂粘结剂组分1苯基醚酚醛树脂与组分2
采用现场检查和机房周围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195家291台Ⅲ类医用射线装置的防护状况进行了检查和监测。经过整改后,医疗单位射线装置检测合格率为100%。应从宣传培
介绍了中空纤维膜连续膜过滤(CMF)、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双向流膜过滤(TWF)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积雪苷霜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法鉴别制剂中的羟基积雪草苷、积雪草苷,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积雪草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积雪草苷的
注射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和一部分热固性塑料最主要的成型加工方法。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复杂的加工条件,塑料注射成型加工过程相当复杂。长期以来,塑料注射成型过程的控制和
目的:研究螺旋CT对体内上尿路结石化学成分的预测价值。方法:2005年12月~2007年9月对15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在治疗前行螺旋CT平扫,测结石CT值。定量分析各种治疗方法所获取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