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现实与理论探讨:全球化视角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现代化既具有国家或者地区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之间的互动。因此,一方面需要对中东经济现代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另一方面有必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去研究中东经济现代化与世界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走势。 中东经济现代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为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中东工业化模式大体应归于资本主义不完全市场经济工业化模式;其贸易模式则表现为四个“大于”,即进口大于出口,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于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与地区以外的贸易大于地区内部的贸易,工、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以及技术含量低下的制成品的进出口大于技术产品和技术本身的进出口。中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则带有政治主导性、内部封闭性、逐强趋欧性、盲目照搬性的特点。二战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东经济现代化存在着经济关系的外源性与依赖性、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脆弱性、发展节奏的突发性与波动性、工业分布的条块性与偏斜性等特点。对中东经济现代化传统发展模式及其依附性的特点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技术上的缺陷、石油、战争、民族主义、国家干预和伊斯兰教等。 全球化时代的演变与定型、中东经济现代化传统发展模式的形成均与它之前的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历史上,中东地区的国际经济交往经历了早期接触性的经济交往——扩张性的国际经济交往——以欧洲人为主导的国际经济交往——欧洲人绝对控制下的不平等性国际经济交往——逐渐面向世界的全方位性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历程。在全球化的影响和自身改革的努力下,中东经济现代化呈现出七个新特点,即基本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经济体系,私有经济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明显加强,确立起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战略,工业化和经济多样化进程获得进一步发展,经济现代化中部分主权让渡,经济现代化的劳动力来源多样化,世俗文化在经济中的影响与作用日益突出。其总的态势是正进一步打破自我封闭的枷锁和对由中心——外围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关系的抵触,不断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向走向外向、由对西方国家被动的依附走向“自主”性的依附。 尽管中东的工业化程度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以色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约旦等少数国家已经跻身于中等或初等发达国家,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中东经济在发展的道路中充满着风险和阻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从国际经济秩序和环境以及中东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来看,全球化对中东则更多的Ⅰ是意味着一种挑战,而且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技术层面和社会经济层面,还来自文化和政治层面。此外,在未来,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能源格局和大国对中东能源政策的变化、全球经济中存在发展契机的多与少,以及地区内部的人口问题、政治局势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中东经济现代化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因而未来中东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变数,中东各国需根据自己具体的问题,面向国际和地区或国家内部,采取适当的发展策略。 放眼中东经济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东应当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寻求自主发展和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共荣共存,并在反对世界霸权的基础上建立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交往,联合国际力量致力于建立多极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最终为自己的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权益。
其他文献
本文对罗马共和国保民官制度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保民官制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不仅是平民和贵族斗争中保护平民利益的需要,也是平民和贵族彼此妥协的产
总督制度始于明代,清承明制,总督是清代地方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最有力的统治工具,但是它的完全确立却是有一个过程的,直到乾隆二十五年才最终确立,共八
本文在简述晶体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史料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古代对晶体的认识,详细介绍了史料述及的各类宝玉石晶体、矿物晶体和药用晶体在古代作为饰物和药
“人间佛教”在两岸的发展,可谓一脉相承,同宗同源。而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佛教团体。本文从“人间佛教”在台湾地区的发展脉络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