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中美体育旅游异同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学科建设和实践发展的思路下,本文从中美两国体育旅游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中美两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案例出发,剖析两国体育旅游研究和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中美两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差异和中国体育旅游未来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中美两国对体育旅游认知不同。中国侧重从体育旅游的客体维度理解,美国侧重从体育旅游的主体维度理解。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中国体育旅游认知者把自己看成是“他者”的立场,美国体育旅游认知者把自己看成是“自我”的立场。 2、中美两国体育旅游形式选择不同。中国体育旅游形式选择注重事物的有用性,物尽其用,工具理性思想明显;美国体育旅游形式选择注重客户的主观感受的程度,选择怀旧体验模式、目的地形象认知模式等价值理性更强一些的备选项。 3、中美两国体育旅游内容选择不同。中国在体育旅游内容选择上往往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蒙骗参与者,或者资源的稀缺性“坐地起价”;而美国在体育旅游内容选择上更多地注意目的地形象,出现体育旅游借助目的地的影响的“搭便车”行为。 4、中美两国体育旅游研究和现实发展取向不同。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取向侧重以资源供给导向,是偏向“物”的层面,“重物轻人”现象严重;美国体育旅游发展取向侧重以体育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表现为“重人轻物”。 5、针对中美两国体育旅游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差异,以及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者应该抓住本国特色、注意比较研究,通过研究带动体育旅游发展;研究者应该增强自律,实现立场从客体服务者向主体参与者转变;政府应该强化责任认识体育旅游的社会经济作用,从而转变管理职能,完善政策供给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