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国二级、三级医院护士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相关需求情况,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适合我国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训基地、准入条件、师资条件、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考教材、轮转科室、实践要求)、考核评价、资格认证及持续再认证管理,为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再认证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通过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现状;2.通过便利抽样法,对山西省内外20所医院684名护士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二级、三级医院的护士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总体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条件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侧重点与差异。3.采用德尔菲法,选择来自我国12个地区的31名静脉治疗和护理管理领域的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最终确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对培训内容六个模块的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静脉治疗护理专科知识、血管通路技术操作、医学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学概论、循证科研教学。48项二级培训条目中有47项(97.92%)重要性评分高于4分。不同条件护士对各培训模块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P<0.01,P<0.05)。64.77%的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及34.21%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护士准入条件排在前五位的的要求依次为:是否取得护士执业证书(80.99%)、临床护理工作年限(69.01%)、从事静脉治疗工作年限(67.11%)、学历(47.95%)、职称(45.91%);认为理论培训应2周(39.47%),临床实践3个月或更长(36.40%);以全脱产方式培训(35.96%),并实行实践导师一对一带教(93.86%);排在第一位的教学方法为案例教学法(89.47%);轮转科室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静脉导管门诊(87.57%)、肿瘤科(77.63%)、重症监护病房(73.25%)和血液科(67.84%);50%以上的护士认同的考核方式包括操作考核(89.77%)、理论考核(89.04%)和日常考核(53.95%);认为资格有效期应为5年(53.07%)。2.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咨询专家来自全国12个地区,分布范围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包括静脉治疗和护理管理领域的专家,咨询专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88%(31/32)和100%(31/31),表明专家积极性高;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2和0.94,表明专家权威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其中判断系数(Ca)分别为0.95和0.96,熟悉程度(Cs)分别为0.89和0.92;第一轮专家咨询各指标评分范围为3.58~5.00,变异系数(CV)为0~0.37,满分比为12.90%~100%,第2轮专家咨询后,各指标重要性评分范围为4.03~5.00,变异系数为0~0.21,满分比为22.58%~100%,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后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01、0.200和0.319,且均高于第1轮,两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协调系数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共包含5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9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法、问卷调查法和德尔菲法,初步构建了系统、全面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与认证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对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考核评价、资格认证和持续再认证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