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g/L高岭土溶液的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对象,确定了一系列的絮凝条件,初步确定了絮凝剂的性质,以及它的处理效果。本文主要从温度、PH值、助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等几个方面研究了絮凝条件。通过实验最终确定了絮凝剂在PH为9.8时处理高岭土溶液的效果最好。此外,温度因素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实验确定了助凝剂(CaCl2)最佳投加量为12.5ml/L水样,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12.5ml/L。絮凝率最高可达90.1%。对实际工业废水和河水做出了絮凝测试,河水取自上海市苏州河武宁路断面和上海市松江区的蒲汇塘。微生物絮凝剂对苏州河的水样COD的去除率达到45.1%,对蒲汇塘的水样COD的去除率可达到57.8%。对苏州河的水的NH3-N的去除率可达到92.2%,对蒲汇塘的水样NH3-N的去除率可达到73.3%。工业废水有东华大学化工学院提供的印染废水和青浦工业区的上海绿苑淀粉厂提供的淀粉水样。印染废水色度较高,水的浊度也很大,COD值为1345.6mg/L,所以采用了稀释10倍的水样。通过最佳的方案处理后,CODcr去除率能达到51.1%。实验也确定了在20毫升的淀粉废水中,1%的氯化钙溶液和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75毫升和0.25毫升。通过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的研究,表明样品成分中含大量糖类物质,絮凝剂主要成分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通过EDTA、HCl和尿素处理絮凝沉淀的现象,可以推理絮凝剂与高岭土颗粒之间的结合是靠氢键。通过对紫外和红外两个图谱的分析,可以得知该絮凝提取物中主要含有多糖类物质,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微生物絮凝剂组分中含有羧基,为阴离子絮凝剂。通过电位仪对絮凝过程中絮凝剂用量与电位的测试,再一次可以推理是絮凝剂和高岭土之间形成了氢键。对微生物固定化处理水样做了初步研究,实验选用了聚乙烯醇(PVA)和硼酸溶液的反应制作固定化小球,又选取了色度很大的印染废水进行了絮凝实验。通过菌株鉴定,并且参阅《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得知实验所用的菌株为粪产碱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