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Tau蛋白是一类微管相关蛋白,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参与神经细胞骨架的构成。Tau蛋白有六种异构体,它们结构上的差异主要在于氨基末端区域(N末端)与羧基末端区域(C末端)的不同。仅含N末端的tau蛋白就能引起认知功能的减退。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的典型临床表现,痴呆症作为一种进行综合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能力。Tau蛋白亚型中最长的异构体tau-441蛋白含有两个N末端片段,tau-441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有望评估认知障碍,从而成为痴呆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Tau-441蛋白可存在脑脊液与血液中。相比于脑脊液,血样取材更为方便、低创。但由于血脑屏障,tau-441蛋白在血液中含量少,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尚无法满足检测要求。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提高灵敏度方面极具优势,且通过纳米材料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研究旨在构建出基于碳纳米材料与金纳米粒子的多重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tau-441蛋白进行灵敏测定,并将构建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痴呆患者的实际血清样本中,为痴呆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通过将合成的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物修饰在金电极表面,用以提高电极导电性;金纳米粒子修饰tau-441蛋白进一步实现信号放大;抗体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特异性识别目标物;通过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法(EIS)、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信号放大进行验证;基于DPV测定tau-441蛋白,电位值定性、电流值定量,从而构建出多重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以tau-441蛋白的测定。为获得满意的信号值,优化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体积、tau-441蛋白与金纳米粒子的体积比、抗体与目标物的孵育时间等条件。并对该研究的检出限、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等进行验证。最后将所构建的方法应用于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痴呆患者的实际血清样本中,对其实用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采用的碳纳米材料与金纳米粒子均实现了信号的放大;优化结果显示: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体积为6μL、tau-441蛋白与金纳米粒子的体积比为2:1、抗体与目标物的孵育时间为30 min;在最优参数条件下,DPV测量对浓度范围为0.5 fmol/L~80 fmol/L的tau-441蛋白传感响应良好,随着浓度的升高,电流值随之下降,标准曲线方程为y((35)I=I0-I[tau-441],μA)=1.7692x(lgc[tau-441],fmol/L)+11.622,相关系数大于0.99;基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规定所计算的检出限为0.46 fmol/L;选取葡萄糖、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α-突触核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作为干扰物质,干扰率均小于5%;该研究所构建方法的精密度(RSD)均小于10%,加标回收率在75%~105%之间;基于所构建的方法,电极在4℃条件下保存了11天的电流值仍然有原始电流值的92.86%;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电极的电流响应值变化不大;将所构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血清样本分析,包含14例正常人血清样本、14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清样本、14例痴呆患者血清样本,(35)I[正常人组]<(35)I[轻度认知障碍组]<(35)I[痴呆组]。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多重信号放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tau-441蛋白。基于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物改善电极的导电性能,金纳米粒子修饰tau-441蛋白进一步实现了信号的放大。使用DPV对tau-441蛋白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0.5 fmol/L~80 fmol/L,检出限为0.46 fmol/L,有较好的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并且该方法成功的应用到了正常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痴呆患者血清生物样本的测定中,为痴呆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