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全球平均发病率为3/10万。CML按发病阶段可分为相对隐匿的慢性期(CML-CP)和险恶程度不同的加速期(CML-AP)及急变期(CML-BP)。从临床认识到CML是一个特殊疾病起到二十世纪中叶,人们曾用过多种治疗方法来治疗CML,但无一能改变其自然发病历程,亦即患者平均存活约4-6年后必然进展到急变期,抵抗各种治疗,走向死亡。二十世纪70年代起,骨髓移植虽可治愈CML,但仅约三分之一患者有条件接受,同时,对中、老年患者移植相关死亡率很高。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Bcr/Ab1融合基因是导致CML发病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诺华针对Bcr/Ab1融合基因开发的小分子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1M)2001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CML,其优秀的临床疗效使得它被认为是CML治疗的里程碑。
然而,随着伊马替尼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患者逐渐出现突变耐药。并且,对占所有耐药15~20%的T315I突变耐药CML,上市药物(包括一线药物伊马替尼,二线药物尼罗替尼以及达沙替尼)均无疗效。因此,开发对非突变CML有效,同时又能克服所有临床耐药、结构新颖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论文基于Bcr/Ab1以及Bcr/Ab1T315I融合蛋白受体的结构信息,运用经典药物设计理论如药效团拼接、杂合等,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的Bcr/Ab1以及Bcr/AblT315I抑制剂。并进行了构效关系、体内外活性以及药代动力学等测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其中杂环炔苯类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成药性质,有望进一步开发成抗CML一类新药。
同时,针对上述两类抑制剂的合成,开发了2-吡啶-β酮促进的室温下铜催化形成C-N键的反应(Ullmann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