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城市空间边缘性的认知研究,源于对“城市边缘”或者“城市边缘区”概念的重新认识。“城市边缘”强调的是一个地理定位的概念,即传统城市中心外围的一个模糊区域。但考察“城市边缘”定义的来源,会发现这种范围实际上是通过两种不一样的空间特征——即传统城市中心高密度的、紧密地、连续的人工环境,完备、复合的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历史积累的稳定状态,与城市边缘低密度的、片段的、不连续的人工环境,不完备、较单一的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具有事实或潜在的变化趋势——之间的对比来确定的。本文将城市边缘的这种空间属性称之为“边缘性”。
因为城市长期以来都是呈现单中心发展的态势,因此“城市边缘”的地理范罔含义在很长时间内可以指代“边缘性”。但是当代城市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明确对立被打破了。城市肌理普遍的破碎与不连续、城市功能的分散化,城市空间变化与不稳定性的增强使得“城市边缘”与“城市中心”的关系变得相对化了:在空间上,“城市边缘”与传统城市为坐标的地理定位发生了错动,在时间上,它也很容易发生变化。传统“城市边缘”定义中所包含的空间特征在当代城市空间中普遍发生。因此,为了避免“城市边缘”这一术语具有的空间定位指代意义,本文使用“边缘性”的概念,取代“城市边缘”作为对城市空间研究的切入点。
为了更加全面的说明城市空间的边缘性表现,本文将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城市作为三个代表性的类型来进行考察,并选取了洛杉矶、巴黎、罗马和南京作为研究的案例。从边缘性角度出发,文章的三至四章分别对这三个类型城市的传统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在物质肌理、城市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内在动因进行了描述、分析。对于美国城市来说,后郊区的破碎与均质化城市空间体现了后工业城市普遍的边缘化现象。而欧洲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城市仍占据相当的影响力,但城市化的普遍扩展使它也越来越不能反映城市现实的全貌,城市的未来更多的蕴含在与美国城市相类似的边缘性空间中。中国城市虽然拥有历史悠久的城市空间,但城市的重构在传统城市区域与新兴的城市化地带同时展开,边缘性表达得似乎比西方城市更加强烈。
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边缘性的表达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一方面这种状态促使建筑师从传统城市、从现代主义的树形规划、从欧洲中心的城市观走出来,用一种新的更富于多样性、复合性与灵活性的“根状茎”结构重新看待城市的空间系统。另一方面,这促使建筑师通过空间图化研究发现更好的空间认知方法,能够比较清晰的描述和比较这种多元化的边缘性空间表现,并指向一种新的空间语言。因此本文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了从强化“边缘性”空间的后现代主义城市观,到在此基础上重新将断裂的空间元素组织到一个更加连续而复合的“景观城市”系统的认识转变过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从拼贴到层叠、数据景观的空间图化操作方法。
在此基础上,遵从数据景观的操作原则,本文从四个案例城市的传统城市中心向外围各选取了一个由若干1平方公里的方形切片序列,通过第七章中一系列的数据图化操作方法的尝试,试图从城市空间的边缘性特征本身的三个方面出发,来寻找一些可以在未来作为空间特征评价、比较与再创造的工具。
首先,从边缘性最重要的特征,物质肌理的破碎化与不连续性角度,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图化比较方法,包括对街区.建筑关系的分析,对街道界面围合度的分析,对建筑肌理的密度、体积及其分布差异度的分析。这些分析都指向一个数据化的评价指标,可以对切片进行评价比较。另外,对建筑肌理的分析方法还试图通过图底关系的转化,将城市空间理解为一个连续网格下的景观地形。
其次,借助垂直切片方法表达出城市功能在三维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状态,来考察城市功能的复合程度与分散程度。
最后,考察切片在时间上的变化方面,本文提出了两个方法,即时间轴叠加法和网格变形法。时间轴叠加法是将切片在物质肌理图示在时间轴向上加以替加,并进行分析的方法。网格变形法是通过抽象网格的变形来描述空间元素在变化过程中的相且作用所导致的空间膨胀与冲突的图化方法。
论文全文约126,000字(其中正文约109,000字),插图109幅,表格4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