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药物进入体内的过程大致分为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limination),即ADME过程。其中药物吸收环节是首要过程,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溶解度,首过效应,膜渗透性等。厚朴酚为中药厚朴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溶解度和渗透性较低,导致了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将药物制备成磷脂复合物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同时借助磷脂的脂溶性,能够提高药物的膜渗透性,但由于磷脂具有较强的粘性,制得的磷脂复合物呈半固体状,流动性极差,给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也可能会阻碍药物的溶出。故本文在药物-磷脂复合物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固化技术,改善其流动性和药物的溶出度,并对药物-磷脂复合物-固化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1.厚朴酚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的研究测定了厚朴酚在水,甲醇,乙醇等不同溶剂中和不同pH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同时测定了其在不同pH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油水分配系数。结果显示厚朴酚在有机溶剂中的平衡溶解度约为水中溶解度的20倍,呈现pH非依赖性特点;厚朴酚油水分配系数受pH影响较小,P值范围为4.6—5.3。2.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以厚朴酚与磷脂摩尔比1:1,在10.0 mL无水乙醇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磁力搅拌2h后,旋蒸去除溶剂,刮下固体即得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扫描电镜分析(SEM)结果显示在厚朴酚及其物理混合物组都能发现厚朴酚的晶体结构,但在其磷脂复合物组未发现其晶体结构;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结果发现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组中厚朴酚的特征吸收峰消失;红外光谱分析(IR)结果提示在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中各物质并未形成新键,也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磷脂复合物较为成功,提示药物以无定形或非晶体状态存在,各物质间可能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3.固化辅料的选择、优化和制剂表征通过溶出度试验筛选出交联聚维酮为最优固化辅料,并通过优化比例确定厚朴酚:磷脂:交联聚维酮摩尔比1:1:2为最佳比例,在pH为2.0和6.8两种溶出介质中,最优比例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粉末在60 min内累积溶出率分别为89.32%,91.39%,高于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相同条件下,60 min内累积溶出分别为82.23%,80.2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粉末在pH为6.8的溶出介质中60 min累积溶出率虽然高于pH为2.0溶出介质,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厚朴酚等样品的物相表征,扫面电镜结果显示固化粉末中厚朴酚的晶体结构完全消失,呈现出无定形状;差示量热扫面分析结果显示固化粉末中厚朴酚的特征吸收峰消失;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提示厚朴酚固化粉末中各物质并未形成新键,也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磷脂复合物固化粉末较为成功,提示药物在固化粉末中以无定形或非晶体状态存在,各物质间可能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流动性试验结果表明厚朴酚磷脂复合物为不流动的半固体状,而厚朴酚固化粉末休止角为31°,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更便于制剂生产。4.厚朴酚磷脂复合物固化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本研究选取最佳交联聚维酮的固化比例,制备厚朴酚固化粉末样品,通过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发现:交联聚维酮固化粉末组在1.24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8.55 μg·mL-1,AUC0-∞为73.47 μg·h·mL-1,以上结果与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本研究通过筛选不同辅料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最终发现交联聚维酮固化厚朴酚磷脂复合物粉末能够改善流动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溶出,增加厚朴酚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文为中药磷脂复合物的固化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基础,有利于磷脂复合物进一步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