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旨在于研究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有两大重要来源:其一是欧洲传统的人道主义,其二是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理论的人道主义”。欧洲传统的人道主义者重理性、轻神性,而且认为存在普遍的、抽象的人性。黑格尔的人道主义思想始终围绕绝对精神打转,把“理性、自我意识”看成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虽然出发点是“感性的人”,但是他所理解的“感性的人”也逃不出抽象的牢笼,马克思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在方法论上,首先对以往人道主义者的思维方式实现了超越,他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研究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一系列与人相关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实践的人道主义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体现着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历史观、人文观、价值观。它体现着马克思对旧的思维方式与思维逻辑的变革,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实践的人道主义得以实现了科学向度与人文向度的统一。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向度和人文向度相统一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这种“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今中国具有无限的思想张力,它不仅是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在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观及治理观的贯彻落实,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都具有重大意义。以此思想为核心,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国内外关于人道主义的文献综述、本选题的研究理由、意义及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追本溯源论述了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两大理论来源的具体内容及各自的特点,在对思维方式变革的基础上,马克思对二者进行了批判性的吸收与超越。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论证了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优于以往人道主义思想的原因所在,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不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始终以“现实的人”为中心,以“现实的人”的自我实现为目标。这一章就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内容的合理性展开论述。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论述了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在我国的新发展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践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等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