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理论研究内容丰富,囊括了从对传统武术的研究到现代武术的研究,从对武术健身研究到武术竞赛研究,从武术文化研究到武术人体科学研究,从武术史料挖掘到武术人才培养,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也逐步与其他成熟学科接轨,大大加强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但是,把武术学者及其研究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索的却很少。论文以武术研究者及其研究活动为研究对象,尝试建构武术学科研究范式。论文对库恩“范式”理论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进行解读,并将其系统化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共有价值”层,在库恩的描述中它是科学基质的第三部分,但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这一部分是观念范式的层次,所以它又应是最高层次的;第二层次是符号概括,是“指那些团体成员能无异议也不加怀疑地使用的公式”,我们将其定义为规则范式的部分;第三层次是“范例”和“形而上学范式”或者“范式的形而上学部分”,根据系统论我们把这一部分称为操作范式部分,它在研究活动过程中是最接近研究“现场”的部分。论文在对库恩范式理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求证它在武术研究中运用的可通约性。首先对武术的学科体系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武术当前研究体系渐趋成熟,实现科学研究的规模化与系统化,这是武术研究范式可以建构的最基本的学科要求。其次,根据研究对象范畴属性的不同,把武术研究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并分别展开论证。得出结论:只要是范式理论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库恩的范式理论是在对包括物理和化学等自然学科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就适用于武术的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把武术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动态的问题发生系统,一个由人在具体的武术活动中所组成的客观历史过程,将武术的社会学问题划分为规范性问题、规则性问题和操作性问题,根据观念范式是整个范式系统中的最高层次,三者中的规范性问题是武术社会学研究问题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它决定规则性问题和操作性问题的出现和解决的方法手段,那么对范式理论适用于武术社会学研究的可通约性的论证,就在这两者之间搭建,根据以上证明我们求证得出二者在规范性问题上具有相通的内在机制,这便可以证明范式理论在武术的社会科学研究上也同样具有可通约性。在得出范式理论与武术研究具有可通约性的基础上建立“武术研究范式”理论体系框架:武术研究的观念范式——武术研究的规则范式——武术研究的操作范式,并探讨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静态角度看武术研究范式的逻辑层次结构会发现,对于任何历史时期的武术知识体系,观念范式都是逻辑的起点或者基点,其次是规则范式和操作范式;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看,武术研究思想运动的逻辑顺序同武术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任何武术知识体系在历史过程中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首先在观念范式的逻辑层次上形成主流的观念,进而才是规则范式与操作范式。武术研究范式理论是一个开放性具有活力的理论体系,时易事宜,各具体历史时期的范式都会产生变化形成某一时期的武术研究范式。武术研究者在将眼光集中于武术发展研究的同时,转向研究者自身,培养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引用现代最流行的成功学的一句话:“意识决定形态”,完善研究者自身,会更好地推动武术事业的科学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范式”理论引入到武术研究领域中来,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是同其他成熟学科进行科学交流的重要条件,这也能更好的推动武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促进武术健康发展。同时,“武术研究范式”理论的建立,对于武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师的教学理念探索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