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既给公众言论的表达创造了新的途径和形式,使人民群众能够自由地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充分而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行为以及官员的品质进行彻底的监督问责,但互联网同时给政府对言论自由的保障和限制带来了难题,这是我们国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情况:既不能借鉴以往,也不能盲信外国。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网络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其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作出严肃的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目前从法律层面细致地研究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限制的著作和论文比较少,多是从新闻传媒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从传媒产业的角度看,加强互联网立法、改善互联网行政监管、提高公民上网的道德自律,对我国网络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网络言论种类、特点、利弊及目前的法律规制现状,如详细地介绍了新闻、网络论坛、网络出版、微博即时言论等主要的网络言论种类及其目前主要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同时在总结已有实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的建议,以促进网络的法治化和民主化,使之既充满活力,又健康有序。第一部分分析了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及其利弊,阐明了言论自由的含义、特点、价值和弊端,交代了本文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是我国政府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详细地介绍了政府对新闻、网络论坛、网络出版、微博等言论的规制。第三部分指出了我国对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措施的弊端。第四部分笔者提出了改进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的建议,这些建议涉及网络立法、行政监管和网络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如减少法律对网络言论的不必要干预、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过滤有害信息、加强网络用户的道德自律、提倡对网络言论的宽容和改善行政监管等。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