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WTO框架下,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因其自身弱质性而需要补贴,另一方面农业补贴又不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显著的扭曲作用。在WTO框架下寻求有效的补贴措施,一直是各成员方关注的热点。农业保险补贴不仅符合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农业协定》对“绿箱政策”的要求,而且是农业保险得到发展的必备条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风险分散工具和支农手段,农业保险已经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并对农业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低水平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的持续有效的补贴。目前在学界,对于农业保险补贴的讨论虽然受到普遍关注,但主要集中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业保险补贴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对于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补贴的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显缺乏。基于此,本文运用价值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现有理论成果和实践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WTO框架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基本理论。这一章介绍和分析了与农业保险相关的一些概念,将本文所讨论的农业保险限定在为农业生产者所提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上,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WTO农业保险补贴规则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章:WTO相关规则及其对构建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启示。首先概要地介绍了WTO农业补贴的规则,进而基于对WTO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对WTO现存农业保险补贴规则的缺陷分析,为构建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得出有益的启示。第三章:欧美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情况之比较。本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几个国家的农业保险的开展和补贴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归纳出各自农业保险补贴的特点,并由此引发一些关于构建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启示,以资借鉴。第四章: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现状及制度构建。本章通过对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现状的介绍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第二、三章所得出的启示,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构建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应然的价值追求,并进一步从机构设置、补贴内容、补贴监管等几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分析WTO框架下构建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