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露天铁矿山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露天铁矿开采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能源,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也加快了国民经济发展。但露天铁矿开采却存在容易破坏矿山地质环境及其它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这种开采方式同时也对矿区内地表绿色植被和土壤中动物及微生物等造成严重破坏。河北省承德市属于中国露天铁矿开采较多的地区,在该地开展关于露天超贫采矿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价,有针对性地依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关于承德市的环境保护和环境修复对策,对本区及其它地区露天铁矿的开采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露天铁矿开采研究现状的基础之上,系统研究了承德地区露天铁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地区露天铁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分析了承德市建龙矿业有限公司解营铁矿在建矿之前与建矿之后二十年内周围的空气污染物变化、水体污染物变化、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变化和矿区居民对采矿的满意度等分析数据的方法,并总结了关于承德市相应的露天采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相应的生态修复措施。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承德市露天铁矿的发展,对矿区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植被种类及数量等方面均造成了影响,而且在90年代中期以后,矿区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均呈加重趋势。  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土壤养分退化指标,从1990~2014年间,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分别总计下降了42.1%、38.2%、33.3%和37.8%,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分别下降42.1%、38.2%和33.3%。2000~2014年,矿区土壤动物种群种类下降15.2%,寡毛纲、倍足纲、等足目、蜂科和双翅目成虫更是均先后绝迹。承德露天铁矿区灌木减少幅度很大,8科灌木植物中有3科已消失。在统计的6科农作物中,现在菊科植物已没有种植,其它科属植物均有种植,但数量明显减少。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河流污染情况,均比90年代有明显恶化倾向。另外,矿区周围居民对矿区生态环境不满意度也逐年增大,同时,矿区从业人员对矿区生态环境重视程度逐年降低。  (2)承德市露天铁矿生态环境恢复包括充分结合农业科技、政策制定、机制创新等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种植对策,优化种植技术;多措并举切入,推进技术转化;强化政策引导,细化管理措施;合理选择模式,缓步科学推进;创新管理机制,动员全民参与。其中,植物搭配和利用是农业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实践操作中可根据承德南部、北部和中部实际气候条件和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在具体植物搭配上,可采用一行乔木一行灌木行间混交,或者一行乔木两行灌木,间隔2~4m,行间撒播草籽。各物种间比例可以是乔木30%、灌木40%、草30%。整地可采用鱼鳞坑整地,“品”字形排列,选择春秋季节或多雨时节栽种。为了更好的适应各地气候特征,根据实际土壤含水量大小,还可选择不同的组合。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天山区和新市区等主要城区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研究区土壤质地、电导率、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耕地后备资源严重缺少。伴随着经济大跨度的增长,建设用地逐年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减小。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来
利用超富集植物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是植物修复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利用As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修复As污染土壤已经获得成功。但是土壤污染多为多金属混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