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归:对悲剧的超越——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贵妇的画像》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是盛产小说家的时代。亨利·詹姆斯被誉为十九至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巨匠。小说《贵妇的画像》被公认是他的杰作之一。詹姆斯旨在塑造一名“新女性”。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以其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勇气引起了广泛赞誉。同时,她也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角色。大多数批评家认为,她在小说中实际上充当的是客体的角色,被人观赏,收藏,成为被图谋的对象。在当时一个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她不可能冲破男权意识的桎梏。她的人生注定是一个悲剧。 然而,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尤以法国女性主义先驱西蒙·德·波伏娃的理论为基础,从一个更新的视角分析伊莎贝尔的对独立的奋斗和追求。虽然她有着失败的婚姻,但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来自主命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她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他人选择。然而当她最后回归罗马时也并非对生命的妥协,而是对自身悲剧的超越,对自我的挑战,对人生的再认识。 本文共有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前言,介绍了作家亨利·詹姆斯的生平以及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小说的故事梗概以及所运用的女性主义理论也在前言中作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包括对小说本身的评论以及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综述。第三章着重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理想以及她对自主命运的强烈愿望。第四章分析了她在人生重要时刻的选择,特别是通过她与奥斯蒙德的婚姻的选择来体现她独立的人物性格。第五章体现了本论文创新之处—以更新的视角来分析女主人公在婚姻中从绝望到超越的蜕变,从而实现了她的自我价值。最后一章总结全文并重申主要观点。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项棘手课题,由于以往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侧重于词汇、句式和语法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结构是如何在语篇中运用的,从而导致英语写作只停留在句子层次上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对外交流为根本目的的谈话节目肩负传达文化信息的使命。因此,和普通谈话节目相比,对外交流访谈节目侧重于一种特
土著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澳大利亚最为敏感,也最具争议的问题,所以在1929年澳大利亚女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小说《库纳尔都》一经出版,立即在当时的评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因
本文从语用学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就开封犹太人民族认同的问题作一次尝试性的研究,把出现在开封犹太人神话传说中的对话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开封犹太人
水仙花(1865~1914)是北美华裔文学的先驱。她出生在英国、生长在“黄祸”论泛滥的北美,从小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一生从未去过东方。然而正是她体内涌动着的那一半中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