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手稿》在哲学史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是现代形而上学向实践存在论哲学转型时期的节点文献,这部文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这部文献当中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哲学立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黑格尔精神哲学的批判,发掘出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同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缺乏辩证活动的哲学直观提出批判,在费尔巴哈感性对象性的直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活动理论,提出了“感性对象性的活动”的理论,认为人的存在的根基在感性世界,把人从抽象的自我意识的天国拉回到世俗的人间,为人的存在找到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纪元。由于《巴黎手稿》哲学视角的成功转型,也为美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真正实现了美学的变革,把美学从抽象的、自我意识的领域拉回到真正的人的状态,认为美学必须建立在人的感性对象性的活动的基础之上。因此,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的解答不再是形而上学的哲学追问,而是在实践存在论的哲学高度上的把握;认为美产生于感性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之中;美的实现必须是通过社会劳动的不断发展来完成的;美的创造中的美的规律问题只能是在对象性的活动的关系的维度才能得到正确的把握。《巴黎手稿》实现了形而上的古典美学向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转型,是美的主客二元对立解读模式的解体,是美向人的真实存在的复归。《手稿》美学思想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理论源泉,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存在论的哲学视野,为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范式。《巴黎手稿》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