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阅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对其的研究,按照西方的分类来讲,经历了作家中心论到作品中心论,再到今天的读者中心论。每一次的发现与改变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每一种观点都有其重大的作用。近代接受美学及其发展理论更是将读者地能动性拔高到了一定的地位。但是,阅读是一个获得文本意义、领悟作品中的美的过程,不顾文本的客观性而一味去强调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作用,极易陷入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深渊。因此,本文认为,文本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本意,才能更好的实现阅读的价值。要寻求的作品的本意,我们要先去探索在作品中作家是通过怎样的思维模式来表达出来其思想的,又是怎样表达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文学阅读的过程理解为分析作家写作的思维的过程,探求文本的意义并鉴赏作品中的美。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本文的绪论部分,侧重梳理述评接受美学及其发展的理论,对我国文学阅读的影响,以及对其的批判与反思。包括问题的提出、目前研究现状的分析评价以及反思。第二章是对于文学阅读的介绍。文学阅读的几个类型以及文学阅读是一个获得文意然后进行审美和批评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作家思维的过程。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阅读其实是理解写作思维的过程这一观点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叙述。默会知识理论中“附带觉知”对“焦点觉知”的决定性作用,启示了我们思维的研究;最后介绍了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路径思维这一阅读的内在思维机制。第四章主要谈论了文学阅读的审美问题。阅读离不开鉴赏,离不开对美的发现,由此便涉及到了写作美学的问题。作品中的美是通过直观或者是折射所表达出来的作家的心灵时空,时间之美的节奏和空间之美的境界便是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