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TCD)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72名PCI性眩晕患者,这些患者在规定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就诊住院,分别将此72例患者分为基础西药对照组及西药基础上加服止晕颗粒治疗组各36例,基础西药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等西医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晕颗粒5g/包冲服,3次/日,治疗2周,再随访观察2月。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分别采用诱发电位仪及多普勒彩超仪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值(IPL)、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止晕颗粒对眩晕患者BAEP的影响:经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BAEPⅠ、Ⅲ、Ⅴ波峰潜伏期缩短,波形分化较前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比西药对照组Ⅲ、Ⅴ波峰潜伏期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Ⅴ波峰潜伏期仍有延长,但与正常值比较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药物干预自身前后比较BAEP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IPL)均缩短(P<0.05),且止晕颗粒治疗组比基础西药Ⅲ-Ⅴ峰间潜伏期缩短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Ⅲ波的IP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前庭系统的缺血状态起到抗眩晕的作用。2.止晕颗粒对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影响:两组患者分别经药物干预治疗后自身进行比较,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的各项指标LVA、RVA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VA搏动指数(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VA、PI-BA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而起作用。【结论】1.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不同部位与水平的电生理学,恢复缺血受损的脑干及前庭神经的功能,从而发挥对神经元及前庭神经核的保护作用而起效果。2.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另一可能机制与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改善后循环的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而起作用。3.“三焦致眩”理论具有创新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制的止晕颗粒可以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供血状况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