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来自于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甘遂饮片的炮制机理研究”。甘遂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Liou ex T.P. Wang)的干燥块根,系有毒中药,生品仅限外用,内服必须炮制。中国历版药典仅对甘遂药材作了部分规定,缺乏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标准,对炮制机理的研究更加匮乏。开展甘遂饮片炮制机理的研究,揭示其炮制减毒的科学内涵,是确定其最佳炮制工艺,制定质量标准,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本论文系统地探究了甘遂各饮片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变化轨迹和前人的炮制原始意图,同时综合分析归纳了甘遂各饮片炮制的化学、药理毒理及临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现代研究文献,为我们开展甘遂饮片的炮制机理研究,确定研究考察指标及研究起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选择产于陕西的道地药材甘遂的块根作为研究对象,在药效和毒理实验评价跟踪下,着重围绕化学成分分析,尤其是所含毒效相关物质巨大戟二萜醇类成分的含量变化展开对甘遂饮片的炮制机理研究。首先通过药理毒理学实验比较了甘遂炮制前后粉末、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毒性、刺激性及泻下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甘遂醇提液醋制后LD50提高4倍左右,皮肤刺激性明显下降,泻下作用得到缓和,进一步验证了甘遂醋制减毒及缓和药性的科学性。研究中同时发现甘遂的毒性和泻下作用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醇提取物,水提液无明显药理活性;因此我们对甘遂醇提物进行了溶剂极性分离,并对所得到的3个分离部位进行了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的毒性最大,且醋制后毒性下降最为明显,泻下作用有所缓和;再通过对乙酸乙酯部位的进一步硅胶柱色谱分离又得到四个部位,通过药理实验找到了甘遂的毒效部位.我们对毒效部位进行了HPLC-MSn分析,结合文献对照发现了其中大量的二萜类成分,尤其是巨大戟烷型二萜。我们又对甘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和跟踪分离,得到了3个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甘遂大戟萜酯C(Kansuiphorin C)、3-O-苯甲酰基-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3-O-benzoyl-20-deoxyingenol)和3-O-(2E,4Z-癸二烯酰基)-20-O-乙酰基巨大戟二萜醇[3-O-(2E,4Z-decadienoyl)-20-O-acetylingenol],1个三萜类化合物大戟醇(euphol)及2个其它成分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正十六烷酸(n-hexadecanioc acid),并对其中的二萜类成分进行了毒性验证。最后,采用HPLC-MSn色谱分析技术,对甘遂和醋甘遂醇提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遂醋制后二萜类成分含量整体下降,尤其是3-O-苯甲酰基-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和5-O-笨甲酰基-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的下降最为明显,最大下降了五倍左右。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揭示了甘遂的炮制机理可能是醋制后导致了其中二萜类毒性成分含量的整体减少。
基于以上研究,选择毒性成分3-O-(2E,4Z-癸二烯酰基)-20-O-乙酰基巨大戟二萜醇为指标化合物,以醋的用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Lg(34)优选出了醋甘遂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醋的用量为30%,炒制温度控制在260℃,炒制时间为9min。结果显示此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在工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按照2005版药典要求,对甘遂和醋甘遂饮片进行了一般质量检查,采用TLC法和化学方法对甘遂和醋甘遂饮片进行了定性研究,采用HPLC测定了甘遂和醋甘遂饮片中甘遂大戟萜酯C、3-O-苯甲酰基-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和3-O-(2E,4Z-癸二烯酰基)-20-O-乙酰基巨大戟二萜醇的含量,并检测了各饮片的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建立了甘遂和醋甘遂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最后对甘遂饮片及其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初步探讨,标定了其中的17个共有特征峰,各特征峰的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和相对峰面积之比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表明所建立的甘遂及醋甘遂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全面有效地控制甘遂及醋甘遂的内在质量。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为:
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从甘遂炮制品的临床用药实践出发,首次采用化学分离与药效、毒理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甘遂的毒性部位(成分),揭示了甘遂炮制解毒的可能的物质基础及机理,为甘遂的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有毒中药的炮制机理研究提供借鉴。
2.首次以毒性成分3-O-(2E,4Z-癸二烯酰基)-20-O-乙酰基巨大戟二萜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甘遂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
3.采用HPLC、GC、UV等多种仪器配合使用的方法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甘遂生品及炮制品饮片的质量标准和指纹图谱模型,增加了理化鉴别、水溶性浸出物、农药残留、含量测定等项目,完善了甘遂饮片的现行药典标准,并建立了醋甘遂饮片的质量标准,填补了现行药典中该品种标准的空白,对于促进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