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教学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最终达到被激励者自觉主动发展的目标所采取的具体的方式和谋略。其具有鼓舞学生信心、激励学生上进、唤醒学生内动力以及反馈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的特点。高中哲学常识课枯燥乏味且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进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而将激励教学运用于高中哲学常识课,不仅可以改善以上问题,即激发学生学习哲学常识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哲学常识课的信心,而且还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哲学常识课的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但经调查发现,目前激励教学策略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阻碍了激励教学作用的发挥。首先是思政教师对激励教学的作用认知不足,大多数教师对激励作用的认识很浅,认为课堂上运用激励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了激励教学策略对学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和更多方面的价值。其次也是最为凸显的一个问题,即思政教师激励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化。教师们最为常用的激励方式是语言激励,这是因为语言激励省时省力,但是频繁使用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感,达不到应有的效用。第三是思政教师激励教学时机把握不够精准,激励滞后经常发生。第四教学中激励的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育者在课堂中以自己对学生的喜好程度为标准激励学生。他们更愿意鼓励那些表现好、成绩好或者比较活跃的学生,对于那些成绩差尤其是纪律差的学生总是“劈头盖脸一顿批评”。第五教学中激励的针对性不够凸显,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和激励语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考虑了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加强激励理论的学习,提升教师素养。教师需要将激励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收到来自教师的赞赏,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第二,探究多样化的激励方式,灵活运用。深入了解各种激励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激励方式。第三,准确把握激励时机,及时反馈。对学生进行激励时,一定要把握住最佳时期,这样才可以达到更佳效果。第四,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平激励。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客观的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五,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因材施教。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这样才可以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