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肺癌的发病率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其中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标准的化疗方案为含铂类的两联方案。其有效率仅为25%-35%左右,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肺癌(如EGFR突变、EML4-ALK阳性)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这些药物迟早会发生耐药,如何克服耐药、寻找新的靶点以及研发新的药物,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水平,探讨EGFR和c-Met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抗体抗原杂交法检测其组织中EGFR、c-Met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a=0.05),分析EGFR、c-Met免疫组化结果与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肺鳞癌组织中EGFR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2%(3/25),肺腺癌组织中EGFR的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0%(28/35),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腺癌,,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显著(P<0.05),c-Met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22/35),在肺鳞癌的表达率为40%(10/25),在肺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2. EGFR与c-Met在NSCLC组织中同时表达的阳性率Ⅰ+Ⅱ期为18%(16/34),Ⅲ+Ⅳ期为34.5%(15/26),两组间阳性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3.通过进行Logistic分析得出:影响EGFR蛋白表达的因素为性别、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P<0.01),影响c-Met蛋白表达的因素为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P<0.01)。4. EGFR的表达与c-Met的表达两者无相关性(rs=0.341,P>0.005)。结论1.肺腺癌组织中EGFR和c-Met蛋白表达高于鳞癌2.Ⅲ+Ⅳ期EGFR和c-Met蛋白表达高于Ⅰ+Ⅱ期3. EGFR与c-Met双阳性表达越高可能肿瘤组织的恶性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