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报告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解读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33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相关的研究文章,但是研究文章大都侧重于对小说和散文这两种体裁中的日本形象,对报告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抗日战争时期,因报告文学自身的文体特征,和创作过程的快捷、便利,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和对事件真相的渴望,报告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片繁盛局面。   其中,描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日本人形象的报告文学占了其中一部分,这些文本迥异于以往的小说和散文,给中国读者提供了新鲜的日本人形象,让中国人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日本人及其日本民族。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解读这些文本中的日本人形象,以期管中窥豹,达到对日本历史文化特征和国民性的进一步人认识和了解的目的,并顺带回顾了中国人对日本认识的过程。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本细读和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一些理论。   本文拟分三章:   第一章把搜集到的战时报告文学文本中的日本人形象分类,按照人物身份分为日本兵形象和日本女人形象,再按照人物性格和身份把日本兵形象分为实施暴行的日本兵形象、人性未泯的日本兵形象和作为俘虏的日本兵形象。   第二章在第一章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分类出的形象总结形象特点,并探讨形象生成原因,分析因为的同时即探讨了形象背后反映出的日本历史文化特征,即形象的文化内涵。第一节从政治经济因为、文化因为和特殊的战争环境三个方面探讨日本兵复杂人性生成原因;第二节着重从未觉醒的俘虏身上看待日本民族的矛盾性;第三节解读战时不一样的日本女性及其时代和文化意义。   第三章把研究对象从形象客体转为塑造形象的主体,即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探讨“言说者”在言说“他者”的同时如何言说了“自我”。第一节论述多种日本人形象背后反映出的创作者巨大的心理冲击,第二节论述报告文学创作繁盛现象传达出的全民的同仇敌忾情绪,第三节从俘虏形象的塑造手法得出俘虏题材报告文学是一种特定时代的政治书写。
其他文献
本文以淮北平原某县城污水处理厂事故工况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进行研究,建立污染物溶质运移模型,预测污染源对地下水造成的影
本篇论文以鲁迅、周作人等新文化人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自我塑造在五四落潮后呈现出各各不同的特点,促成了多元冲突的思想局面。论文以五个个案分别讨论了鲁迅、周作人、胡适、顾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简要论述GNSS在大房郢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使用情况与测绘成果的精度分析,肯定GNSS测绘方法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叶德辉是我国清末民初的著名文献学家和学者,《郋园读书志》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至第十卷,十五至十六卷,凡十二卷,为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