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栖环境作为整个海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中各种营养要素的“源”与“汇”,对整个水环境的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养殖活动对海湾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养殖活动带来的有机污染效应,长期高强度的养殖活动必然对养殖的海湾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底质环境由于流动交换能力弱,使得有机质的积累有一个长期效应。桑沟湾养殖历史久,养殖规模大,从湾口向湾内依次为藻类养殖区、贝藻混养区、贝类养殖区,在湾的西南角有小范围的网箱养殖。经过几十年的养殖活动,有必要对其底质环境健康状况做评价研究,以确保整个养殖生态系统的健康,保证养殖活动的持续、高效进行。本文于2016年9月、11月和2017年4月、7月四个航次对桑沟湾筏式贝藻养殖区(9月和7月)和网箱养殖区(9月、11月、4月、7月)的底栖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沉积物进行MOM-B系统现场观察评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评价(群落多样性指数、底栖动物ABC曲线、AMBI与M-AMBI生物指数)、沉积物营养状态评价三个方面对桑沟湾养殖区的底栖环境健康状况做评价,结果如下:(1)桑沟湾筏式贝藻养殖区:MOM-B系统的生物参数评价底质为可接受的,化学参数评价结果为1级,感官参数评价结果为2级,综合化学参数和感官参数评价桑沟湾贝藻区沉积物环境质量为很好(1级)。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判断沉积物为清洁或轻度污染,ABC曲线判断大型底栖动物为受中等程度干扰,海洋生物指数评价结果为底栖动物受轻度趋向于中度扰动,沉积物环境质量为良好。综合大型底栖动物各评价指标得出桑沟湾筏式贝藻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轻度扰动,沉积物环境质量为良好(2级)。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轻度趋向于中度污染;氮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轻度到中度污染;磷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轻度污染;氮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沉积物受轻度污染。沉积物营养参数评价得出桑沟湾筏式贝藻养殖区沉积物受到轻度(2级)趋向于中度(3级)污染,受磷污染相对较轻(2级)。(2)桑沟湾网箱养殖区:MOM-B系统生物参数评价底质为可接受的,在养殖期与非养殖期,化学参数评价结果均为1级,但在非养殖期得分降低;感官参数评价结果均为2级;综合化学参数和感官参数的评价结果在养殖期为2级,在非养殖期可达到1级;即MOM-B系统评价桑沟湾网箱区的沉积物环境质量为较好(2级)或很好(1级)。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判断沉积物为轻度或中度污染,ABC曲线判断大型底栖动物为未受干扰,海洋生物指数评价结果为底栖动物受轻度扰动,沉积物环境质量为良好。综合大型底栖动物各评价指标得出桑沟湾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扰动或受到轻度扰动,沉积物环境质量为良好(2级)。有机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轻度趋向于中度污染;氮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中度或重度污染;磷污染指数评价沉积物为受轻度趋向于中度污染;氮磷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为沉积物受轻度或中度污染。沉积物营养参数评价得出桑沟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受到轻度(2级)或中度(3级)污染,氮污染较严重,可达重度(4级)。(3)综合分析桑沟湾筏式贝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沉积物环境:若从物理(MOM-B系统评价)、化学(沉积物营养指标评价)参数指标看,贝藻区的各项指标平均要低于网箱区,有机质含量除外;而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健康状况看,多样性指数在贝藻区略优于网箱区,但底栖动物群落组成、ABC曲线、海洋生物指数AMBI在网箱区的各项评价结果要优于贝藻区,结合了多样性指数的M-AMBI在不同养殖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无论是筏式贝藻养殖区还是网箱养殖区,桑沟湾的沉积物环境整体状况都较好,说明桑沟湾规模化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4)对底栖环境健康状况的评价要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参数多方面考虑,且生物参数要优于物理和化学参数。若环境中的营养要素指标含量影响到底栖生物群落健康,则该营养要素达到污染水平;若能促进底栖生物群落健康,则未达到污染水平。但由于生物参数使用的限制性,不易推广使用,可降低其使用频率,在物理化学参数监测结果较差的情况下再结合生物参数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