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早产儿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为进一步减少早产儿脑病发病及改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126例小于32周早产儿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并对其随访至6月行Gesell评分,将头颅核磁确诊58例早产儿脑病患儿纳入病例组,其余68例核磁结果正常者纳入对照组,分别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将早产儿脑病患儿中Gesell评分异常者31名作为预后不良组,Gesell评分正常早产儿脑病患儿28名作为预后良好组,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纳入队列146例,其中12例死亡,8例失访,58例确诊早产儿脑病,33例Gesell评分结果异常,其中2例头颅核磁结果未见异常;2、单因素分析示:孕母绒毛膜羊膜炎等12项因素为早产儿脑病危险因素;胎龄大等3项为保护性因素;3、多因素分析提示:呼吸支持等7项为早产儿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胎龄大等2项为早产儿脑病保护性因素;4、合并小于胎龄等4项可能增加早产儿脑病不良预后风险,营养脑细胞治疗可能改善早产儿脑病预后。结论:1、积极控制孕期感染,运用产前激素,减少窒息高危因素、气管插管及呼吸支持、BPD发生,维持血糖稳定可能预防或减少早产儿脑病发生;2.积极营养脑细胞治疗,预防贫血、感染,合理营养可能对早产儿脑病预后有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