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气质理论视域下的《瓦解》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解》是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代表作,也是现代非洲文学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一位盲目崇拜男性力量的部落英雄-奥贡喀沃—在英国殖民入侵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和个人性格弱点的双重作用,最终选择自杀的悲剧故事。自1958年发表以来,《瓦解》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及伊博文化对两性关系的态度,是小说中被研究得最多的主题之一。然而,这些研究或是从女性主义或妇女主义出发,或只是集中在对男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探讨上,而忽略了小说中其他的男性人物。本论文旨在从男性气质理论的视角解读《瓦解》,运用康奈尔、基梅尔、以及弗洛伊德的男性气质理论观点,对文本中反映出的英国殖民前后伊博族男性气质的表现及变迁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理解伊博社会,理解阿契贝的男性气质观及其对殖民主义的态度。论文结合殖民前后伊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阐述了传统伊博社会勇士男性气质以及殖民时期市场男性气质的表现。伊博族传统勇士男性气质既具有英勇强壮等品质,也具有温和高贵的美德。在殖民过程中,勇士男性气质被阉割、被边缘化,丢失了自身身份及尊严,被物质主义所侵蚀,演变为殖民化的市场男性气质。文章也详尽分析了伊博社会中不同男性气质的建构及表现。作为伊博族男权文化支配性男性气质的代表,奥贡喀沃对勇士男性气质的误读,对伊博文化中的女性价值观及原则的抛弃,是其悲剧的主要根源。奥贡喀沃的父亲乌诺卡及儿子诺亚属于从属性男性气质,他们天性温和柔弱,无法适应崇尚力量与勇气的伊博社会。奥贡喀沃的好友奥比埃里卡能较好地平衡自身及社会文化中阳刚与阴柔两个方面,因而能建构更为健康的男性气质。《瓦解》既体现了阿契贝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也蕴含了阿契贝的男性气质观。他呼吁族人重拾传统,重拾勇士男性气质。他认同父权制的思想,但反对支配性男性气质,认为男性应该是一家之主,家庭的保护者,而不是残暴的统治者。他呼吁对女性给予更多尊重,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身份建构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可供研究的身份类型多种多样,而本文则通过研究中国网球运动员李娜的自传将目光集中在个人身份建构上。  
中医是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的文化遗产。中医英语翻译充当着中医国际化的桥梁作用。在当今的中医翻译中,错译和误译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中医翻译的译文整体质量较差。中医翻译至今仍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在人们的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都有广泛的使用。其概念一经提出,便吸引了学者们的注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语言学研究的焦点。早期研
舍伍德·安德森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之一。1919年出版的《小城畸人》是其代表作。这本书由25个内在联系的故事组成,它描述了居住在俄亥俄温士堡镇的畸人的生活。有8个故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