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明确的重要范畴——官僚资本为研究对象,对其演变过程展开经济学理论意义上的分析。通过对官僚资本形成、扩展、全盛三个阶段不同特点的概括,得出了它必然被革命政权没收、改造以及在工业文明发展中彻底消亡的基本认识。官僚资本的形成阶段表现为,汉族官僚集团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掌握了地方权力机构实权,开始兴办“洋务”企业。在这一时期,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是官僚资本的主要形态,官僚资产阶级的买办性、专制性也在洋务派官僚身上得到显现,张之洞则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概括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观点。“洋务运动”因其“强国保清”路线未能奏效而失败,新的官僚集团却沿着洋务派所开创的集权官僚专制资本化的路数,继续发展势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官僚资本全面扩展的阶段。废除皇权后官僚军事专制的强化是其扩展的依据,官僚金融资本集团的出现是其扩展的表现。由于集权官僚争权逐利的本性失去了皇权总体上的制约,其资本势力的发展表现出割据性和集团各自买办化的特点,本文在此明确提出了“军阀官僚资本”概念和“军阀财政”的范畴,并论证了其专制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官僚资本在蒋介石国民党统治时期达到全盛,形成了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垄断,根本原因在于蒋介石军阀集团投靠的是新兴的美国垄断资本财团。官僚资本的统治表现为从金融资本到产业资本的一个系统,并分为国家官僚资本与权贵官僚资本两个层次,它们成为美国资本在中国开办的分支公司。这个庞大的官僚资本势力以支持蒋介石集团的军事独裁专制为积累目的,它的强大只能是不断强化集权官僚专制,使中国完全顺从为美国的殖民地。总之,官僚资本的运转机制就是集权官僚制度主动适应外国资本的入侵而资本化,把专制政权作为外国资本掠夺中国民众剩余劳动果实的中介营利机构,通过资本的强大财势更好地巩固专制统治,以为外国资本买办。这样的资本势力只能靠专制权力才能发展起来,也必然会进一步固守集权而表现出官僚资本主义专制的特殊性。以专制政治权力控制经济交换环节,全面攫取民众的剩余劳动,积累资本,这是与商品经济和工业文明平等、自由的基本原则根本相排斥的。被压抑、阻隔的中国民众只有联合起来,凝聚成强大势力,才能打破用巨大财富和军事暴力武装起来的少数专制者,使中国真正迈上工业化的自由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