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拔性考试,肩负检验教学成果、评价学生语文能力以及向高中选拔输送人才的责任。现代文阅读是整张试卷分值中排名第二的一大板块,在中考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代文学文本分值高、题量大因此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全市在完成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一次统一的升学考试,同时也是对北京市第一轮课程改革成果的检验。从2007年起,北京中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全市采取统一命题,使得北京卷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影响性和权威性显著提升。因此,对2007至今近十年北京中考现代文学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一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把握北京中考的命题规律,更有利于北京中考自身的发展完善。本文以北京中考现代文学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北京中考存在的主要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总结出对北京以及全国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的启示。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为近十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概述,主要从测试形式和测试内容两方面入手。测试形式包括编排位置、分值统计、规范性统计以及阅读量四个方面。测试内容包括测试材料、测试试题两个方面。从宏观上分析北京中考现代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第二章是近十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的横向比较。通过与代表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代表北京周边地区的天津和代表中西部地区的重庆的横向对比,得出北京中考与其他城市的异同。第三章为近十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的纵向比较。从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这两个命题依据出发,具体比较北京中考与北京高考的测试内容,探讨高考对中考的带动作用。第四章为近十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的反思。在前三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北京中考现代文学文本近十年的主要经验为总体保持稳定,考点集中;选文文质兼美,规范性强;题型丰富多样,设置梯度;强调问题意识,侧重探究能力。同时也存在文体类型单一、哲理散文缺乏、评分标准模糊、试题开放性不足四个方面需要加以改进之处。第五章为近十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学文本阅读测试的启示。从北京中考以及全国中考现代文学文本两方面出发,提出北京中考应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安排阅读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高试题开放性,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增添哲理性散文,加强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同时全国各省市中考应注意细化考试说明,明确测评要点要求;丰富文体类型,增加其他类型文本;明确评分标准,制定科学评分量表。此外,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充分体现其指挥棒的意义。在教学上应注意进行分类教学、树立三点合一理念,同时落实课堂实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