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专科护士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参考《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文件要求,并借鉴临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的经验,初步拟定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培养内容与要求、考核与评价四个方面,期望加强康复方向护理专硕培养与康复专科护士资格认证的衔接,缩短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向康复专科护士过渡的时间。方法:运用文献调研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小组讨论、德尔菲法等方法,初拟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专家咨询问卷。选取来自康复领域的专科护士、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及康复医疗领域的专家进行专家函询,运用Excel和SPSS19.0对两轮函询结果进行统计。通过问卷回收率、重要性赋值均数(Mj)、满分率(Kj)、变异系数(Vj)、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等分析咨询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专家函询结果显示: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4.6%、95.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4、0.876;培养模式一、二、三级条目的Kendall’s W分别为0.151、0.130、0.240,其范围均在0~1之间,且各级指标P值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筛选,最终形成的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包括4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及152个三级条目。结论:初步确立了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各个条目内部一致性良好,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和专家协调程度较高,研究结果可靠。该培养模式内容较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强,可以为我校康复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在促进护理专科化发展、培养康复专科人才的同时,也推动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新入职护士培训的衔接,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也节约了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