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介导肠三叶因子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对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研究ITF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实验通过研究ITF对新生大鼠NEC模型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和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含量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1/2)磷酸化(Phosphorylation of ERK1/2,PERK1/2)水平的影响,探讨ERK1/2通路是否参与了ITF对NEC的保护作用。 方法:40只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为正常组。B和C组大鼠为NEC模型鼠,分别予B组0.5mL生理盐水腹腔和C组0.2mL皮下注射。D和E组大鼠亦为NEC模型鼠,予D组0.5mL ITF(0.5mg)腹腔和E组0.2mL(0.2mg)皮下注射。以缺氧—复氧处理制成NEC模型:先给缺氧舱通入二氧化碳浓度达100%后,放入1日龄新生鼠5分钟后取出,迅速通入氧气,使舱内浓度达100%,再将缺氧后新生鼠放入舱内5分钟取出。待治疗组给药后所有新生鼠均放回母鼠身边喂养,连续三天。第4天处死所有大鼠,取肠道组织近回盲部1—2cm固定、包埋,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肠道其他组织取相同重量匀浆放射免疫法检测PGE2,TXB2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PERK1/2的变化。 结果:A组的肠组织病理学未见异常,病理评分为0分。与相应的NEC组(B和C组)比较,ITF治疗后(D和E组)NEC导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P<0.01)。B和C组的病理学评分为1~4分,而D和E组评分为0~2分。与A组比较,B和C组PGE2与TXB2浓度显著增高,但ITF治疗后(D和E组)显著下降,与A组无明显差异,B、C组及D、E组组间PGE2和TXB2含量无差异。与A组比较,B和C组PERK1/2水平增高,ITF治疗后(D和E组)PERK1/2显著升高,其强度高于A、B和C组(P<0.05)。B、C组及D、E组组间PERK1/2水平无差异。 结论:ITF可能通过降低NEC肠道组织中PGE2和TXB2含量,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肠道组织损伤,促进其自主修复,发挥对NEC的保护作用;ITF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通路,介导肠道粘膜上皮修复的过程,这可能是ITF保护NEC的信号转导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核因子κ B(NF-κ B)活化、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血清MCP-1水平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 方法: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
背景:  泛素(Ubiquitin,Ub)是一种含76个氨基酸的多肽,存在于除细菌外的许多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具有标记待降解蛋白质的功能。泛素标记的蛋白质被输送到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泛素-蛋
目的:(1)探讨白介素 27(interleukin-27; IL-27)及其特异性受体WSX-1 在早产和正常足月妊娠中是否存在表达差异;(2)检测 IL-27处理人胎膜组织后是否触发炎性效应;且这种炎性效应
目的: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常需要留置气管导管维持气道通畅,因此术后对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的术后镇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措施。本研究旨在观察口腔颌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