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高度信息化和经济快速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发展更加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依赖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2003年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这标志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课程在课程结构、内容、功能、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旧课程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媒体呈示行为是教学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行为是影响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地理教师教学媒体呈示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现场访谈等多种研究手段,以及弗兰德斯互动系统、归纳总结、数据统计等多种分析方法,从高中地理教师媒体呈示行为方面剖析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地理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地理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的实践研究,对改善地理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的对策做了系统的研究。根据问卷分析和教师访谈可知,具有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地理教师比重较大,能够在平等、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展开地理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了很大提升。在教师教学呈示行为方面,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地理教师主要运用的媒体呈示行为有以下几种:设疑—播放—讲解,讲解—播放—举例(学生讨论),播放—提问—讲解,播放—讨论—总结,边播放、边讲解。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多数教师在讲解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时使用现代媒体呈示行为(如影片、图片)做辅助教学,而通俗易懂需要强化的知识点都通过传统媒体(如黑板板书、板画、学生板书操作等)来呈现。大多数教师能够接受现代媒体教学,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的选择组合,在媒体呈示上还是存在着问题,需要不断地提高对各个教学媒体功能的认识。结合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地理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的实践研究,对改善地理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的对策做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第一,明确选择媒体呈示行为的原则,具体为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知识类型为依据、以学生特性为依据、以有效性为依据、选择教学媒体呈示行为;第二,在使用媒体呈示过程中要灵活组合,避免方式单一;第三,要结合不同的媒体呈示行为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第四,使用多种媒体呈现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