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改变以往点式研究的思路,以整个广义的古代汉语时期的语料为考察对象,从连接作用和与其他词的组合关系两方面入手,对近义并列连词“与”“及”的同异作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二者的个性,并从传统训诂学和现代词汇语义学两方面探求其特性的成因,试图为近义虚词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导论简要评述了前修时贤对“与”“及”的研究成果,确定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采取大面积描写和典型语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并列连词“与”“及”进行再研究。
第二章分析了“与”“及”连接并列项的几点不同:(1)“与”大多连接形式对称、意义平等的两项;而“及”连接的两顼大多不相对称。(2)“及”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叠用,连接的各项之间总是存在着既定的次序,联系松散;而“与”最多只能两个叠用,各连接项在语义上却完全平等,联系紧密。(3)“与”连接的两项关系紧密,地位相当;而“及”连接的後面一项,多带有附带说及的意味。(4)在连接对话的双方时,绝大部分场合用“与”而不用“及”。
第三章分析了“与”“及”和其他词搭配的不同:(1)“及”连接的短语和“相”搭配时可以表示“递相、先後”或“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的意义,在这两种意义中,“及”连接的并列项都是不平等的,有着某种先後次序,连接项总是一层层加上去的,但“与”没有这种用法。(2)“与”“及”都可以和表示共同的副词“俱”“共”“并”“都”搭配使用。但“与”和表示共同的副词搭配出现的时间早,使用的范围广,频率高;而“及”和表示共同的副词搭配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使用范围较小,数量较少。(3)“与”连接并列的两项时,可以和“孰”搭配表示选择,但“及”却没有这种用法。
第四章将上述不同总结为一点:“与”表示的是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及”的语法意义是叠加的。“与”的意义是相对待的,连接的各并列顶多是平等的,且关系相对紧密。“及”的意义是链条性的,后者相对于前者可以是比较次要,也可以是在顺序上的靠後或其他方面的排列,关系相对松散。并用传统训诂学的词义引申说和现代语义学的属性陪义说进行解释,认为二者的不同,是由其各自的本义和属性陪义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