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陆西凹陷的包日温都油藏和马家铺油藏为研究对象,对储层的地质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表征。在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和解解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的区域构造发育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在地震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家铺九下段油藏属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包日温都九上段油藏属陡坡型扇三角洲,五十家子庙九佛堂组为浊积席,马家铺沙海组为湖盆微限扩张期形成的三角洲体系,并对各类储集砂体的沉积学特征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按照沉积充填特征的性质,将陆西凹陷包—马地区上侏罗统沉积相的时空展布进行了概括。在构造发育和砂体微相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成岩矿物的特征及成岩环境,对储层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次生孔隙成因模式有4种,即(a)大气水成岩模式;(b)与粘土矿物脱水和转化相关的模式;(c)深层FGD成岩模式和(d)低温对流模式。对不同成因的砂体类型,建立了成岩序列并探讨了各成岩事件对孔隙度的影响,并对各类储层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利用新的地球物理方法和手段,结合地质和测井资料对包—马油藏进行了分析和储层横向预测。在地质研究基础上,据测井曲线波形组合的相似性对比和合成记录,较为准确地进行了地层划分和对比。综合叠偏剖面和合成声波测井研究准确地圈定了储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测井和测试资料给出了油气储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平面分布。所制作的孔隙度剖面更好地描述了孔隙度在剖面上的分布及储层非均质性。利用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各油层的含油概率。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这一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可使勘探地质人员能够预测油气储层发育状况。在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横向预测结果,提出马家铺地区九下段油藏为一受砂体上倾尖灭圈闭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并具多个油水界面。马家铺沙海组油藏为岩性油藏,系由多个透镜状含油砂体组成。包日温都油藏为断裂背斜圈闭油藏,具统一的油水界面。在详细解剖储层形态和储层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供了主要油藏评价参数,不仅对储层进行了综合表征,并进一步为开展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