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科技力量发展迅速,国民经济和生产力也日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与此同时,拔地而起的建筑群和快速、方便的交通线路等在施工、运营过程中引起的一些非自然振动,这些振动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古建筑、年代久远的结构物等安全性能的影响日益显著,尤其在铁路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轨接触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土体等介质以振动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给线路周围的建筑结构安全使用性能以及一些较敏感的高精度仪器和人们的居住、工作环境等质量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针对铁路运行引发的一系列振动影响选用奏效的隔振屏障等措施拥有重大的研究价值。隔振屏障是一种利用阻断、吸收振动波的传播路径,以及改变振动波的传播方向的隔振措施,能大幅度地减小铁路车辆引起的振动等级。隔振屏障按结构模式分为两类:非连续隔振屏障和连续隔振屏障,非连续隔振屏障是由较多数量的异质体通过一定规则排布联合而成,其设置样式较为多种多样,拥有很大的开发利用及研究意义;连续隔振屏障是三维空间中的一种连贯的整体,其设置样式较为单调,且在实际工程中,要想取得满意的隔振效果,需要较好的地质条件才能实施,成本较高。本文围绕较高利用价值的非连续隔振屏障开展研究,通过场地试验对双排非连续隔振桩的隔振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在砂土地基中设置双排非连续隔振桩屏障,构造振幅消耗率和相应面积增加比和面积百分比,绘制二维等值线图,从二维视角对改变双排隔振桩屏障几何参变量的隔振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具体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相关结论:一、在单排非连续实心桩屏障的隔振性能方面:当桩长为长桩时,屏障隔振效果较好,且在振源正对桩间中心的布置形式下桩长的改变对面积增加比的影响大;当桩间距较大时,屏障整体的隔振作用被削弱,隔振效果变差,且在振源正对桩间中心的布置形式下桩间距的改变对面积增加比的影响大;当振源距较小时,隔振屏障的隔振效果较好,且在振源正对桩间中心和正对桩中心这两种布置形式下,振源距的变化对面积增加比的影响基本无差别。二、在双排非连续实心桩屏障的隔振性能方面:随着桩间距的减小,排桩屏障的隔振效果逐渐增强,且桩间距小于3.0时,对振波能起到较好的隔振作用;排间距为3.0时可以获得较优的减振效果,其有效隔振面积百分比为19.52%~68.89%;随着排桩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得排桩屏障的有效隔振面积加大,面积百分比增大0.87%~4.74%;菱形布置形式的隔振屏障较矩形布置形式的好,面积百分比增加1.20%~5.01%。三、在双排非连续空心管桩屏障的隔振性能方面:当归一化桩间距为3.0时,振幅在排桩屏障后方区域一定范围内迅速减小,对振动波起到较好的隔振作用;归一化排间距为3.0时,排桩屏障后方可以获得较好的隔振效果,其有效隔振的面积百分比为7.72%~86.84%;内外半径比相对较大的排桩屏障隔振效果较好;总排桩数相同的条件下,菱形布置形式的隔振屏障较矩形布置的好,面积百分比增加1.01%~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