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癌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以上。多数NSCLC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化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不理想。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为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由于肺癌分型诊断不明确,且分子靶向药物无可避免的耐药现象,阻碍了其临床疗效的发挥。本课题是针对NSCLC患者而设计的一类高效低毒的纳米诊疗剂,通过将厄洛替尼(Er)和花氰染料Cy7共价偶联到壳聚糖(Cs)上构建自组装纳米载体,利用Er的分子靶向作用选择性识别特定肺癌细胞并利用Cy7分子做出荧光成像诊断,同时发挥Cy7分子的光动力治疗作用,协同分子靶向药物提高抗肿瘤效果。方法:首先,合成末端含炔基的Cy7单体,并合成叠氮化的Cs衍生物,再将Er和Cy7通过“点击化学”反应连接到Cs骨架上,形成Cs-Er-Cy7(CE7)纳米材料,最后通过自组装构建CE7纳米粒CE7Ns。利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紫外和荧光光谱法鉴定CE7并测定Er和Cy7的接枝量;用动态光散射粒径仪、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等测定CE7Ns的理化性质;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测定CE7Ns对目标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成像能力;用MTT法检测CE7Ns对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毒性机制;最后构建肺癌动物模型,评价CE7Ns对荷瘤鼠的诊疗效果。结果:CE7的红外、核磁、紫外和荧光谱图结果表明Er和Cy7已成功连接到Cs骨架上,且Er和Cy7的接枝量分别为0.48g/g和0.016g/g;构建的CE7Ns大小均一(200 nm)、状态稳定,且具有pH响应性的释药特性。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CE7Ns可通过Er的分子靶向作用特异性识别目标细胞并成像,且能被细胞有效摄取发挥Er的疗效,同时还可以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进行光动力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结果显示CE7Ns可主动靶向肺癌细胞并在癌细胞周围富集,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新型纳米诊疗剂CE7Ns,该纳米粒集Er的分子靶向作用以及Cy7分子的荧光成像和光动力治疗效果于一体,可实现对Er敏感肺癌细胞的诊断和协同治疗。本研究表明CE7Ns有望成为NSCLC治疗的新型诊疗剂,也为改善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