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用于分离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离子交换树脂的是聚苯乙烯类树脂。但由于这类离子交换树脂能与蛋白质发生疏水相互作用、孔径小、电荷密度大等原因,不十分适合对蛋白质分离。为了克服人工合成离子交换树脂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上诸多不足,人们开发出网络孔径大、亲水性、电荷密度稍小的多糖基离子交换树脂,如纤维素基、葡聚糖基、琼脂糖基等离子交换树脂。然而纤维素基、葡聚糖基及琼脂糖基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工艺复杂,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它们使用范围。魔芋葡甘聚糖自身具有颗粒状结构、亲水性好、比表面积大、并可以通过介质极性轻易的调节网孔大小,是一种极具工业化应用前景的载体原料。本研究以颗粒状魔芋微粉为原料,通过干法改性获得中等酸性的功能基团——磷酸根,然后在乙醇水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通过调节良性溶剂(水)和膨胀抑制剂(乙醇)的比例,获得了网络孔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状魔芋阳离子交换剂;测定了不同孔径树脂的相关参数;采用现代仪器手段对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树脂对标准BSA的吸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因素对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取代度的影响顺序为:磷酸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磷酸盐配比>催化剂用量>pH值;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魔芋葡甘聚糖磷酸酯的最优工艺为:磷酸盐3.5%,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4h,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摩尔比1:2,催化剂(尿素)用量3%,pH值4.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取代度可达0.17。2、通过调节良性溶剂(水)和膨胀抑制剂(乙醇)的比例,从而以低成本的方式巧妙控制凝胶网络孔径的大小,获得了网络孔径大小不同的阳离子交换剂。3、FI-IR分析表明,KGMP和CL-KGMP分子上引入了磷酸基团;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KGM制备成KGMP和CL-KGMP后结晶度均下降;DSC分析表明,KGM制备成CL-KGMP热稳定性明显下降,热分解温度下降了50℃左右;SEM分析表明,KGMP经三偏磷酸钠交联后,颗粒表面呈凸凹不平的褶皱状与少许孔洞结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4、缓冲溶液种类、缓冲溶液浓度、离子强度、pH均影响CL-50对BSA平衡吸附量。CL-50对BSA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反应热力学参数△S>0,△H>0,△G分别为-9.18(15℃)、-9.95(20℃)、-10.73(25℃)、11.52(30℃)KJ/mol;CL-50对BSA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柱层析分析表明,流速、进样浓度及高径比均对BSA在CL-50穿透行为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