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载体,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有效提升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强度将有利于“十三五”规划落实。FDI对不同产业、不同层次的制造业产生的溢出效应强度也不同。目前在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2015年,我国制造业吸收和利用外资达到395.4亿美元,占FDI总投资额的31.4%。其中,中高技术制造业吸收利用FDI的平均占比超过了30%。中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紧密、为其他制造行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生产设备、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等特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5年,中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制造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比例高达33%,其中,约20%的中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来自新产品销售收入。因此,研究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论文拟以创新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和计量模型深入分析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创新溢出效应的现状、特点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厘清引进FDI对我国技术创新溢出的效果、影响因素及有效提升的方向和路径。本论文认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为产品创新(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工艺创新(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本文论认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主要分为直接溢出效应,即引进新的产品、引进高技术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引进技术研发和使用先进技术的组织管理形式;和间接溢出效应,即人才的本地化、当地的配套企业、示范效应。本论文发现,从地区层面来看,我国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会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高,随着我国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积极实施,涌入中西部的FDI数量开始快速增加,中西部地区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明显提升。另外,从行业层面来看,中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呈增长趋势,但外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质量和商业化程度明显高于内资企业。本论文实证分析发现,FDI对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溢出效应是正向的,制约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因素是内资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和创新水平。另外,由于来自企业自身统计的数据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本论文创造性地运用电梯行业K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FDI技术创新效应在产业间也同时存在。并且,对促进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双创”政策的开展起了推动的作用。最后本论文认为,在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着一条从政府主导、技术模仿、投资推动的赶超路径向一条由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领先路径的渐进式的转变。建议:(1)企业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主体的培育;(2)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从而提高吸收能力,加快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提升; (3)政府要注重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要通过对一些基础产业的关键技术突破,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4)政府和企业都要注重对专业人才和特殊行业人才的培养,并鼓励这些人才在内外资企业间的流动,促进行业创新研发体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加快FDI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实现企业的自主创新,从而推动我国中高技术产业的升级,突破由外资企业垄断的关键技术,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