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近年来盛行的“女神的失落”的观点,结合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理论证据和事实证据,本体分析和关系分析,以揭示其偏颇和失误。本文首先对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渊源和事实根据加以举要分析。我们主要以女娲和西王母为例,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举要驳论,从而指出降格论在理论前提和事实论据两方面的虚弱。随后,本文将女神置于关系中考察,主要探讨了女神与男神的关系,女神中母亲神与女儿神的关系,女神及其象征的关系,以及女神与女性的关系等等。表面上看,随着父权社会的来临和强化,男性神灵纷纷占据“一流大神”的地位,女神神格向男神转移。实际上,女神的原初神格并未受到根本性动摇,且在后世一再得以展现;随着神话时代的过去,相对于男神的僵化,女神反倒在神界异常活跃。就女神本身而言,上古女神基本上是母亲神,后世女神在母亲神外,女儿神得以发展并兴盛起来,其价值评价虽褒贬不一,但在神话领域的影响不可小视,就女神及其象征的关系而言,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女神是永恒存在的。最后,鉴于关系研究的视角,笔者建议用要素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女神加以研究,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全文分为十二个部分:序论、正文十章以及结论和余论。
序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女神,并澄清了此概念的含义、提出背景、范畴和适用性。
第一章:重点回顾了国内外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女神研究的成果和失误,简述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对女神研究的成果举要和检讨中,指出了当前观点“女神的失落”的逻辑和偏颇,并引发了对女神价值评价的再审视。
第二章:分析了认定女神降格的理论前提。在一系列假命题中,将“母系制”等同于“母权制”的观念乃其基础。母系不等于母权。我们以往所谓的“大母神”的“全能”,不过是对基于女性分娩和抚育幼儿而培养起来的母亲权力的神化。
第三章:从降格论者的五个论点入手,逐一驳斥了认为女娲降格的事实论据。主要讨论了女娲与盘古、伏羲、黄帝及其他男神的关系,论证了女娲在配偶化中的独立神格,进而简述了女娲在先秦两汉升格的发展趋势和民间的全能化倾向。
第四章:仍然从降格论者的五个论点入手,逐一驳斥了认为西王母降格的事实论据。讨论了仙话中西王母的升格,在与东王公形成的配偶关系中的独立地位,以及其原始神格和美女化倾向,进而简述了西王母在道教的尊位和民间的全能化倾向。
第五章:概述了多类配偶神,分析了女神在其中的神格和地位。驳斥了认为女神配偶化神格降低的观点,重审了神灵配偶化中的性别关系和价值分化。我们以父权社会感生神话和产翁习俗为例,探讨了女神的自然生殖与男神的社会生殖。
第六章:母亲神是上古女神的缘起和皈依,在后世也得以继承和发展。感生之母、高襟女神和女儿神的母亲化,均是其表现。我们以巫山神女为例,探讨了上古母亲神在发展演变中的独立性,而历史、现实中的母亲权力则是此类神话的真实凭依。
第七章:女儿神在上古女神中处境尴尬,但到后世则洋洋大观。我们重点讨论了四类女儿神。随着女儿神在女神领域数量和地位的提升,不少母亲神也女儿化。我们以商代感生之母简狄为例,梳理了她从母亲神到女儿神的神格分化。
第八章:女神的象征充斥着世间万物。一方面,原始女神象征在一定程度上留存和延续;另一方面,集体无意识女神随时显现。本章通过对“巫儿说”的商榷,阐明了女神及其象征的关系。作为心理无意识的女神,可以外化为诸形象,并始终与这些形象同一。
第九章:我们试图践行“大母神:原型分析”法。《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神话有两种神话类型,并分别归属于鱼鸟神话的两个亚型:鱼鸟互化的承续性神话和鱼鸟独立的共存性神话。其运动图式体现着以具象表现抽象的表达方式和人类早期神话哲学:以大圆统摄的时空观和以母神经验的生命观。
第十章:回应全文,总结了影响女神价值评价的诸多因素。笔者主张将女神置于“关系”中,运用文化要素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女神加以研究,从而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结论和余论:“女神的失落”是一个伪命题。女神的发展演变是复杂的,不仅有降格,还有保留、继承、升格,以及无法判断升降的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