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顺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全新的外交思想。中国的外交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多层面的根本性的变化。本文从时代主题的判断;国际战略的选择;外交斗争策略的调整三个方面论述了这种转变。 第一章论述的是时代主题之判断上的转变。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是制定国际战略和具体外交政策的基础。毛泽东对时代性质的认识,有一个在和平与战争之间摇摆的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了探讨:客观上讲是因为新中国一直存在着被侵略的威胁;从主观上讲基本上还没有超越列宁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准确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新判断,从而改观了中国的外交局面,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章论述的是国际战略之选择上的转变。国际战略的选择是仅次于时代主题之判断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时代的国际战略选择一般分为三个时期:“一边倒”时期、“反两霸”时期、“一条线”时期。它的国际战略选择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斗争的对抗性;二是防卫中的主动性。邓小平时代则制定了新的对外开放的国际战略。这是在两个完全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两个新理念是:一是社会主义可以和资本主义“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赢”;二是邓小平制定国际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国家利益为选择基准的。 第三章论述的是外交策略之调整上的转变。当有了长远的国际外交战略之后,少不了现实外交领域内斗争的具体策略。毛泽东时代的外交斗争策略理论主要是:“帝国主义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的理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些策略理论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策略思想的延伸。他在外交策略的调整方面具有主动性和对抗性的特点。而相对来说,邓小平的国际外交斗争策略则更多的体现了务实、灵活、多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