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的碳原子紧密排列构成的二维六角结构的单层石墨,具有优良的结构、力学、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其优秀的电学性能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气敏传感器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作为传统的气敏材料,近年来通过制备大比表面以及异质结构和制备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使其气敏性有了很大提高。将石墨烯优良的电学性能和金属氧化物对气体的敏感性相结合成为气敏传感器新的研究方向。通过LPCVD制备石墨烯。通过原子层沉积(ALD)在石墨烯上沉积不同厚度的ZnO。测试了0.5,1,3,5和10nm厚的ZnO石墨烯传感器的气敏性。常温下,0.5nm厚的ZnO石墨烯对10ppm的甲醛响应可达51.7%,是本征石墨烯的5倍,测试极限低至150ppb。200℃测试温度下,3nm厚的ZnO石墨烯对10ppm的NO2的响应可达21.5%,测试极限低至200ppb。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测试温度下传感器响应从p型到n型的极性转化现象。通过热蒸发在石墨烯上沉积SnOx-Sn制备石墨烯基SnOx-Sn气敏传感器。研究了SnOx-Sn蒸发速率和膜厚、基底加热时间和温度以及氧气流量对气敏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传感器对10ppm的NO2的响应可达140%,测试极限低至200ppb。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石墨烯基SnOx-Sn气敏传感器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梳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节点,系统介绍了其发展过程、现状、热点和趋势。当前研究的热点聚焦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价值评估、服务簇识别、权衡与协同、流动模
理学与书院互动互惠式发展,促进南宋书院教育的繁盛。朱熹的理学集大成者和书院教育家的双重身份,使其边研创理学,边在书院教学中践履传理,创立了杰出的考亭学派。朱熹在研理
宾悦、和悦、同悦、悦悦,这4个“悦”字辈的车型是江淮对其轿车产品阵营的规划。继宾悦和同悦上市之后,如今和悦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首先来到大家面前的是和悦两厢车,这是一款
如今,不管是消费者还是汽车生产厂商都非常关注汽车的油耗表现,不断攀升的油价使大排量汽车的销售受到多方面制约,小排量汽车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因为相同档次的车型100km平均油耗差半升或者1L就能改变消费者的购车计划。大众汽车在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名为L1的概念车,这款车最大的特点就是100km平均油耗仅为1L左右。  大众汽车在2002年就推出过一款L1概念车,时任大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