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南昌市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开展调研,并用SPSS22.0软件对调研所获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既探究了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与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及二者在诸多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又探究了共情能力与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对南昌市高职生的共情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处于一般水平;2)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的“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个体忧伤”三个维度及共情能力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幻想”、“观点采择”、“个体忧伤”三个维度及共情能力总分在家庭年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个体忧伤”还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共情关注”还在生源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观点采择”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幻想”还在专业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次本研究还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南昌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一般水平;2)南昌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乐学”和“勇于挑战”两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幸福体验”、“人际和谐”、“目标追求”、“勇于挑战”四个维度及心理健康总分在生源所在地上存在显著差异,“积极乐学”、“目标追求”、“勇于挑战”在家庭年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人际和谐”维度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研究还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南昌市高职生的共情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昌市高职生的“幻想”、“共情能力总分”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共情关注”、“观点采择”与心理健康部分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个体忧伤”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2)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最后,本研究还根据访谈所获资料对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南昌市高职生共情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策略:第一,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并通过课程予以落实;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第三,借助信息平台及工作坊等形式开展共情能力训练,以提升南昌市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第四,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滋养南昌市高职学生的精神,端正发展理念;第五,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加强对特定群体的心理支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