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我国产业工人主体的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在户籍、经济和社保等方面,他们大多处于社会的底层。而且现有住房条件不能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经过三十年发展,我国在住房制度上已逐步形成了以建设经适房及廉租房为主,以危旧房、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为辅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但现行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仍有较大的设计漏洞,大量城镇外来务工人被排斥在保障范围之外。公租房便由此而生,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可不受城镇户籍制度限制而享有住房权利。公租房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有效地弥补了住房市场的空缺,同时也强化了租赁市场,维护了社会稳定以及公平,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国内研究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的切入点较单一,多是从社会学、消费经济学方面入手,以弱势群体住房政策倾斜的角度考虑解决途径,鲜有就现有具体住房政策展开研究或对现有住房保障体系适用性的明确分析。在国外研究中,住房理论和政策已相对成熟,主要体现在消费群体划分和市场调控手段结合方面。他们的成功经验与理论成果对我国解决相应住房问题具有借鉴意义,但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方能找到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本论文以公租房政策分析为视角,以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对比研究以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1)公租房的研究现状、理论与现实依据;2)从户籍、准入、财政扶持力度等方面研究我国现有公租房政策,分析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政策制定存在的问题;3)对比分析我国各地政策实施异同,分析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前几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提出针对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租房问题对策,即在最大限度降低二元户籍制度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明确保障对象,使分配制度公平化、流转程序合理化、监管机制政策化,并加强政府对于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从政策层面规范公租房租配过程,满足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