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信贷市场需求旺盛,民间金融加快发展步伐,与现代互联网进行有机结合后,网络借贷平台应运而生。网络借贷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借贷模式,满足了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丰富了信贷市场。然而,每一次金融创新都将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就网络借贷平台而言,它虽然唤起了金融消费者的权利意识,但其立法缺失,法律地位不明确,监管主体失位,使其运营行为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且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不一,各平台资质良莠不齐,使得借贷风险加大,更需要有力的监管措施;此外,网络借贷平台与相关制度衔接之间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降低法律风险,使网络借贷平台走上规范运营的轨道,就必须对其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所以,为进一步降低网贷平台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的机率,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必须明确总体监管思路,加快立法以明确其法律性质,改进运营模式,完善监管措施。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的概述,包括其现状及其依赖的技术条件与市场环境,通过对网络借贷平台与其他借贷方式之比较,明确界定网络借贷平台及其社会功能与法律地位,进一步分析其对现有金融权利变革所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借贷网络平台的运行模式的概述。主要内容有:第一,域内外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行模式及其特点,并对比域内外平台现存问题,总结我国网络借贷平台运行问题。第二,进行一系列网络借贷平台法律关系探讨,针对借款人与出借人的法律关系、借款人与中介平台的法律关系、出借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各方法律关系。第三,通过国内外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的比较,总结各类运行模式的问题与经验。第三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监管的概述。第一,介绍网络借贷平台的各种类型的风险,包含信用风险、技术性风险、合规性风险等。第二,分析目前我国网贷平台运行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第三,分析网贷平台的风险监管问题以及平台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第四部分——完善与网络借贷平台相关的制度设计。第一,概括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制度完善的总体思路以及进一步提出完善网贷平台的具体措施。第二,明确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第三,完善网络借贷平台运行模式,明确适宜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行模式以及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四,完善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体系,明确监管主体与监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