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后通常患者会肢体瘫痪致使活动受限,生存质量下滑,虽然一段时间后其功能会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但仍有一半以上幸存者遗留不同身体部位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因而,给予脑卒中后患者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康复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研究意义和社会发展意义。神经调控技术的不断涌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干预手段。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在促进脑卒中患者皮层兴奋性和功能恢复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给予了肯定。研究发现功能性电刺激能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及其传入神经,进而使兴奋冲动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可塑性,促使运动功能的改善。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不仅有助于医治疾病,还可以借助由磁刺激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来评估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及锥体束功能,为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研究提供神经生理学方面的有力证据。但在临床上如何将神经调控技术中的tDCS(中枢性刺激)与FES(外周性刺激)结合,两者联合是否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改善,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一部分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目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介入经颅直流电刺激,探讨该治疗方案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为下一步联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患者并开展研究,随机分tDCS组27例及伪刺激组29例,两组所有患者均需完成常规康复锻炼,tDCS组同时接受tDCS阳极刺激,伪刺激组则在tDCS伪刺激模式下进行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运用Brunnstrom六阶段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下肢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病人功能水平进行检查评估。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下肢Brunnstrom六阶段评级及FMA-LE两项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4周后,tDCS组与伪刺激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和FMA-LE评分与治疗前评估结果比较后发现有较明显提升(P<0.05),且tDCS组较伪刺激组在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更为显著的好转(P<0.05);2.治疗前,tDCS组与伪刺激组在FAC等级和MBI得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tDCS组的FAC等级及MBI得分均较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P<0.05),只接受常规康复锻炼的伪刺激组FAC和MBI得分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但tDCS组与伪刺激组在FAC和MBI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3.治疗前,tDCS组与伪刺激组BBS得分比较提示平衡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tDCS组与伪刺激组在BBS得分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0.05);且tDCS组较伪刺激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1.常规康复和经颅直流电刺激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的提升,tDCS和常规康复锻炼结合疗效更佳,更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2.虽然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较明显提高,但tDCS的长效作用还要进一步通过随访或延长干预时间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目的: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制定联合治疗方案,并通过临床对照试验对tDCS与FES联合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旨在探寻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的新方案。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共计57例,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28例)及对照组(29例)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如体位转移训练、作业训练等)基础上,两组均用tDCS阳极刺激大脑运动皮质,联合组同步功能性电刺激干预,对照组则在仅在tDCS阳极刺激的同时进行锻炼,两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下肢量表(FMA-LE)、“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评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独立程度;借助经颅磁刺激(TMS)评估下肢初级运动皮质(M1区)的大脑皮质运动阈值(CM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进一步评估联合治疗方案对运动皮层兴奋性及皮质脊髓束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病变类型、病程等)、运动功能、皮质兴奋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的FMA-LE评分、TUGT时间和MBI得分与治疗前的评估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并且联合组在FMA-LE评分和TUGT时间方面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可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两组TUGT、CMT及MEP的CL、CMCT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Amp治疗后呈渐进性增加,联合组在TUGT、CMT、CL、CMCT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发现各项评估指标与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数据比较差异均较为显著,并且联合组比对照组在各功能改善方面更显著(P<0.05)。结论:在功能性电刺激的联合治疗下,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疗效被强化,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能更有效兴奋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有助于脑神经功能恢复及下肢功能的改善,且具备一定的长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