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对厌氧释磷机制的研究都是在有外加碳源条件下进行的,但是无外加碳源情况下的释磷机制很可能是自然界最普遍的释磷机制之一,而且研究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的厌氧释磷机理对剩余污泥、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的处理、PHB的合成、填埋场的磷污染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无外加碳源条件下的厌氧释磷机理。本文以某采用A/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富磷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的有机玻璃管考察了在无外加碳源条件下富磷剩余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pH、硝酸盐浓度、短链脂肪酸(VFAs)、聚糖菌、糖原等对污泥释磷的影响。通过定期测定污泥中TCOD、SCOD、TSS、VSS、PHB、硝酸盐、氨氮、聚磷等指标,讨论了上清液中P-PO43-浓度与各指标的变化计量关系和污泥中各成分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pH对厌氧释磷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过低的pH值将导致细胞内聚磷被水解,酸性条件下溶出的P-PO43-浓度明显高于碱性,但厌氧释磷量却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但过高的pH值会导致磷酸盐沉淀。当pH值≥7.5时,聚磷微生物(PAOs)基本不受聚糖微生物(GAOs)的影响,PAOs在竞争营养物质中处于优势地位。2.硝酸盐对污泥消化过程中磷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硝酸盐浓度高于100mg/L时,抑制作用明显,低于50 mg/L时,抑制作用不明显。厌氧释磷实验应严格控制硝酸盐浓度在50 mg/L以下。3.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VFAs,且主要以乙酸、丙酸、丁酸等小分子短链脂肪酸的形式存在,产酸量结果是乙酸>丙酸>丁酸。且产算总量在24H左右到达最高值,可以进一步推测产酸阶段在24h左右结束。4.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VFAs的中断,PHB将不再合成,释磷过程也结束,糖原是富磷污泥释磷过程的限制性因素。5.厌氧过程中P-PO43-释放随VSS、TCOD呈负相关关系,与SCOD、PHB及NH4+-N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富磷污泥中P-PO43-的释放,污泥中PHB明显增加。从而说明剩余污泥厌氧释磷过程中包含有明显微生物释磷机制。6.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VFAs及释磷过程的结束。得出△mP/△mPHB为0.475、△mGLY/△mPHB为0.512、△mP/△mP-ploy为0.298,这与理论值0.48、0.50、0.31还是比较符合的,由此可见,本试验得出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相符。7.根据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可以得知污泥的有机负荷率较高,超过了0.12 gSCOD/gMLSS这一临界数值,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给以合成PHB。8.无外加碳源的富磷污泥是可以顺利完成厌氧发酵以及释磷过程的。此外,污泥的释磷行为除微生物活动之外,其中还有吸附、沉淀、生物死亡解体等复杂的物理化学行为,其具体机理也正是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