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经济大国都将制造业,特别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1世纪以来,为了更好的配置全球的资源,国际分工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格局和世界制造业的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外商直接投资和自身具备的优势,国际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制造业迅猛发展。中国制造业一度被认为已经成为继英、美、日之后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中国能否成为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需要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发展及转移的演变过程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是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世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制造业中心也发生多次的变迁。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空间上的转移,在历经了英、美、日三国之后,正在逐渐向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外研究机构提出了两种观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威胁论”和“有利论”。国内学术界专家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也有人认为中国尚不能称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本文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在承接世界制造业向国内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确已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在此基础上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清中国仅仅是加工制造业的大国,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业中心。我们承接的制造业也大多是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组装制造业,如果不能与先进技术结合,这样的加工制造业大国只是暂时的,一旦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丧失,这些产业便会向其他国家转移。因此,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从世界制造业中心变迁机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应该如何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以及结合历史上三个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共同特点来分析中国因该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分析过程中,上海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全国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带头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具体以上海制造业的发展为例分析上海如何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实现整个产业带的产业结构升级。